大型工程车桥壳铸造性能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情况 | 第12-16页 |
1.2.1 铸造数值模拟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前景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铸造过程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9-32页 |
2.1 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常用的数值算法 | 第19-20页 |
2.1.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页 |
2.1.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0页 |
2.2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2.2.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方法 | 第20-21页 |
2.2.2 充型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3 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第22-27页 |
2.3.1 凝固过程传热学基础 | 第22-24页 |
2.3.2 凝固过程结晶潜热的处理 | 第24-25页 |
2.3.3 缩松、缩孔产生的机理与预测判据 | 第25-27页 |
2.4 凝固过程热应力场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第27-28页 |
2.4.1 凝固过程的流变模型 | 第27页 |
2.4.2 凝固过程热应力场的特点 | 第27-28页 |
2.5 铸钢件凝固过程热裂纹的预测 | 第28-31页 |
2.5.1 热裂纹产生的机理 | 第28-29页 |
2.5.2 热裂纹的预测判据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中注式内浇道工艺下的数值分析与结果对比 | 第32-45页 |
3.1 该型桥壳的概述 | 第32-33页 |
3.2 桥壳初始铸造工艺及缺陷分析 | 第33-36页 |
3.2.1 初始铸造工艺 | 第33-34页 |
3.2.2 铸造缺陷分析 | 第34-36页 |
3.3 中注式内浇道工艺的数值模拟 | 第36-44页 |
3.3.1 浇注工艺三维建模 | 第36页 |
3.3.2 数值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6-38页 |
3.3.3 流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3.3.4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3.3.5 缩松、缩孔缺陷预测与结果对比 | 第41-42页 |
3.3.6 热应力的缺陷预测与结果对比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4章 底注式内浇道工艺下的数值分析 | 第45-54页 |
4.1 桥壳浇注系统的优化 | 第45-47页 |
4.1.1 铸造工艺设计方法 | 第45-46页 |
4.1.2 内浇道的设置原则 | 第46页 |
4.1.3 底注式内浇道的优化设计 | 第46-47页 |
4.2 底注式内浇道工艺的数值模拟 | 第47-52页 |
4.2.1 流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4.2.2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4.2.3 缩松、缩孔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4.2.4 热应力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4.3 底注式内浇道工艺的生产验证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第5章 底注式内浇道工艺下的热裂纹控制 | 第54-68页 |
5.1 桥壳热裂纹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第54-57页 |
5.1.1 铸钢件热裂纹常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第54-55页 |
5.1.2 防裂筋和冷铁的设置原则 | 第55-56页 |
5.1.3 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的设置原则 | 第56-57页 |
5.2 桥壳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的优化 | 第57-59页 |
5.2.1 浇注温度对热应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2 浇注速度对热应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 桥壳防裂筋和冷铁的工艺优化 | 第59-64页 |
5.3.1 桥壳防裂筋和冷铁的布置 | 第60-61页 |
5.3.2 桥壳工艺优化后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5.4 桥壳工艺优化后的生产验证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5-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