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中国供应网络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1 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现实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概念界定第14-17页
        1.2.1 国民经济部门、产业、行业、部门、企业第14-15页
        1.2.2 供应网络第15-17页
        1.2.3 级联效应第17页
        1.2.4 经济波动第17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结构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页
        1.3.2 框架结构第17-18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创新之处第18页
        1.4.2 不足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0-32页
    §2.1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第20-21页
        2.1.1 近代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第20页
        2.1.2 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第20-21页
    §2.2 级联效应模型第21-26页
        2.2.1 大数定理第21-22页
        2.2.2 级联效应模型的建立第22-25页
        2.2.3 对比和评价第25-26页
    §2.3 投入产出分析第26-28页
        2.3.1 投入产出模型第26页
        2.3.2 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系数第26-27页
        2.3.3 级联效应模型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7-28页
    §2.4 国内文献第28-32页
        2.4.1 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第28-29页
        2.4.2 网络效应与风险传染第29-30页
        2.4.3 评价第30-32页
第三章 中国供应网络度分布第32-35页
    §3.1 应用级联效应模型的可行性第32-33页
    §3.2 可能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第四章 中国供应网络结构变迁及中外对比第35-48页
    §4.1 中国供应网络结构变迁第35-42页
        4.1.1 数据处理第35-36页
        4.1.2 直接关联第36-39页
        4.1.3 间接互联第39-41页
        4.1.4 整体特征第41-42页
    §4.2 国内外供应网络结构对比第42-48页
        4.2.1 直接关联第43-44页
        4.2.2 间接互联第44页
        4.2.3 整体特征第44-48页
第五章 投入产出政策模拟第48-53页
    §5.1 投入产出行模型第48-49页
    §5.2 最终使用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第49-50页
    §5.3 产出变动对GDP的影响第50页
    §5.4 小结第50-53页
第六章 供应网络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第53-62页
    §6.1 供应网络整体特征与经济波动第53-54页
    §6.2 影响力模型第54-57页
    §6.3 感应度模型第57页
    §6.4 结论第57-62页
        6.4.1 形状系数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第60页
        6.4.2 第一产业后向级联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第60页
        6.4.3 第二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复杂第60-61页
        6.4.4 第三产业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第61-62页
第七章 政策建议第62-64页
    §7.1 发展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第62页
    §7.2 淘汰第二产业中的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的产能第62页
    §7.3 发挥第三产业稳定经济的作用第62-63页
    §7.4 识别具有网络关键性的行业第63-64页
附录A 中国行业分类标准第64-66页
    §A.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64页
    §A.2 1987年至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行业合并说明第64-66页
附录B 图表第66-73页
    §B.1 中国供应网络结构图第66页
    §B.2 中外供应网络结构对比第66-73页
        B.2.1 中外供应网络结构图第66-69页
        B.2.2 中外行业影响力、感应度排序表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伤椎骨缺损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在役带协作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承载力分析及寿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