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低碳交通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引言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研究创新 | 第12-14页 |
| 2 北京市交通发展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14-22页 |
| 2.1 北京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 2.2 北京市交通能耗情况 | 第16-17页 |
| 2.3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的测算 | 第17-22页 |
| 2.3.1 实测法 | 第17-18页 |
| 2.3.2 统计法 | 第18页 |
| 2.3.3 Kaya等式法 | 第18-20页 |
| 2.3.4 生命周期法 | 第20页 |
| 2.3.5 碳排放量的计算分析 | 第20-22页 |
| 3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的EKC曲线模型研究 | 第22-30页 |
| 3.1 EKC的建立 | 第22-25页 |
| 3.1.1 平稳性检验 | 第23-24页 |
| 3.1.2 回归方程 | 第24页 |
| 3.1.3 协整检验 | 第24-25页 |
| 3.2 EKC曲线的分析 | 第25-26页 |
| 3.3 EKC拐点研究 | 第26-30页 |
| 3.3.1 指数平滑法 | 第26-28页 |
| 3.3.2 ARIMA模型 | 第28-30页 |
| 4.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 第30-46页 |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 4.2 偏最小二乘法 | 第31-34页 |
| 4.2.1 偏最小二乘法的目标 | 第32页 |
| 4.2.2 PLS法回归的建模步骤 | 第32-34页 |
| 4.3 指标的选取和建模 | 第34-36页 |
| 4.4 实证分析 | 第36-44页 |
| 4.4.1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 第36-37页 |
| 4.4.2 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4.4.3 模型的评价 | 第38-42页 |
| 4.4.4 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4.5 小结 | 第44-46页 |
| 5 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 5.1 结论及主要问题 | 第46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