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

图腾与武术:从发现传统到走入传承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当下国家发展新战略的背景第8页
        1.1.2 文化传承的背景第8-9页
        1.1.3 课题研究本身深入的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民族与文化认同意义第10页
        1.3.3 学术意义第10页
        1.3.4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4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第11-13页
        1.4.3 发展趋势第13-14页
    1.5 课题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5.1 研究对象第14页
        1.5.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图腾文化与武术文化概述第16-21页
    2.1 图腾文化概念第16-17页
        2.1.1 图腾释义第16页
        2.1.2 图腾符号种类及意义延伸第16-17页
        2.1.3 图腾的功能与标志第17页
    2.2 武术文化概述第17-19页
        2.2.1 武术与传统第17-18页
        2.2.2 武之魂魄与武德第18-19页
    2.3 历史渊源第19页
    2.4 图腾与武术的关系第19-21页
3 文化“三层说”与武术图腾类分第21-28页
    3.1 本尼迪克特“文化三层说”第21页
    3.2 图腾类分第21-22页
    3.3 器物层武术图腾(器械、旗帜、故居等)第22-25页
    3.4 制度层武术图腾(仪轨、组织等)第25-26页
    3.5 心理层武术图腾(武德、道德精神等)第26-28页
4 图腾与武术文化生产举隅第28-39页
    4.1 师法天地——象形拳、武林圣地等第28-33页
        4.1.1 图腾对传统武术的延伸:象形拳第28-30页
        4.1.2 图腾般意义的武林圣地第30-33页
    4.2 祖师崇拜——图腾之境第33-36页
        4.2.1 葛洪——“武道合一”第34页
        4.2.2 吕洞宾——“剑道合一”第34-35页
        4.2.3 陈抟——“无极而太极”第35页
        4.2.4 张三丰——内家拳祖师第35-36页
    4.3 象征隐喻—关刀、关公与义第36-39页
5 图腾与中国武术文化传扬路向开拓第39-43页
    5.1 正视现代社会的特点:避之形式主义,深入本源承继第39页
    5.2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与旅游相结合第39-41页
        5.2.1 加大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发展特色旅游第39-40页
        5.2.2 拉长传统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文化传承第40页
        5.2.3 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加强旅游教育第40-41页
    5.3 把武术图腾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开设新课程第41-42页
    5.4 据当下社会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办法协同大力推广武术第42页
    5.5 欲先承之,必先破之。打破“传统”,破而后立第42-43页
6 结语第43-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纤梭菌与热厌氧热解糖杆菌之间的新型寄生关系
下一篇:东天山吐哈盆地东北缘泥盆系火山—沉积特征与构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