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络的合作、竞争策略及鲁棒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多层网络 | 第13-14页 |
1.1.2 合作竞争 | 第14-15页 |
1.1.3 纳什均衡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多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第15-16页 |
1.2.2 复杂网络的鲁棒性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竞争网络中合作策略的研究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合作竞争网络模型 | 第20-21页 |
2.3 竞争网络中合作策略研究 | 第21-24页 |
2.3.1 特征向量中心性 | 第21-22页 |
2.3.2 网络的动态过程 | 第22页 |
2.3.3 网络中的合作与竞争 | 第22-24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多层网络的连接策略与纳什均衡关系研究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纳什均衡网络模型 | 第29-30页 |
3.3 纳什均衡状态 | 第30-33页 |
3.3.1 X_0纳什均衡 | 第31-32页 |
3.3.2 X_∞纳什均衡 | 第32-33页 |
3.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3.4.1 合作策略与背叛策略 | 第33-35页 |
3.4.2 利己策略 | 第35-37页 |
3.4.3 系统整体竞争力强度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多层网络的连接策略与鲁棒性关系研究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3 复杂网络的渗流 | 第41-43页 |
4.3.1 最大连通子团 | 第41页 |
4.3.2 随机故障 | 第41-42页 |
4.3.3 蓄意攻击 | 第42-43页 |
4.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4.4.1 随机节点删除 | 第43-45页 |
4.4.2 基于度中心性与介数中心性攻击 | 第45-48页 |
4.4.3 基于特征向量中心性攻击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