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邦之道”与唐宋令典研究--以《卤簿令》、《衣服令》、《乐令》复原为中心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7-36页 |
第一章“为邦之道”与律令制国家 | 第36-61页 |
一、儒家的“为邦之道” | 第36-49页 |
(一)“为邦之道”与儒家治国理念 | 第36-43页 |
(二)等级身份制的具现化——车舆、冕服与音乐制度 | 第43-49页 |
二、“为邦之道”与律令法体系 | 第49-59页 |
(一)车服音乐制度的令典化之路 | 第50-56页 |
(二)违反“为邦之道”的法律惩处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二章 乘殷之辂——唐宋《卤簿令》复原研究 | 第61-128页 |
一、《卤簿令》与古代的卤簿车辂制度 | 第61-65页 |
(一)卤簿制度的历史演化 | 第61-63页 |
(二)关于卤簿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63-64页 |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第64-65页 |
二、再论唐代《卤簿令》之复原 | 第65-102页 |
(一)《卤簿令》的分类模式再考量 | 第65-70页 |
(二)现有唐《卤簿令》复原成果的缺陷 | 第70-77页 |
(三)唐《卤簿令》车辂条复原 | 第77-84页 |
(四)唐《卤簿令》卤簿条复原 | 第84-102页 |
三、宋《卤簿令》的复原 | 第102-125页 |
(一)现存宋《卤簿令》逸文的情况及复原方法 | 第102-111页 |
(二)宋代车辂制度的演变与《卤簿令》车辂条的复原 | 第111-119页 |
(三)宋代卤簿制度的演变与《卤簿令》卤簿条的复原 | 第119-125页 |
小结 | 第125-128页 |
第三章 服周之冕——宋《衣服令》复原研究 | 第128-202页 |
一、《衣服令》与古代的冠服制度 | 第128-132页 |
(一)冠服制度的历史流变 | 第128-129页 |
(二)关于冠服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29-131页 |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第131-132页 |
二、皇帝冠服条的复原 | 第132-153页 |
(一)皇帝祭服大裘冕条 | 第134-138页 |
(二)皇帝祭服衮冕条 | 第138-150页 |
(三)皇帝朝服通天冠条 | 第150-153页 |
三、皇帝直系亲属冠服条的复原 | 第153-165页 |
(一)皇后皇妃冠服条 | 第153-159页 |
(二)皇太子冠服条 | 第159-164页 |
(三)皇太子妃冠服条 | 第164-165页 |
四、群臣及命妇冠服条的复原 | 第165-182页 |
(一)群臣祭服条 | 第166-175页 |
(二)群臣朝服条 | 第175-180页 |
(三)命妇冠服条 | 第180-182页 |
五、法律视域下古代冠服制度的“差别”隐喻 | 第182-188页 |
(一)受命于天:古代冠服制度的尊君要素 | 第183-185页 |
(二)贵贱有等:古代冠服制度的等级色彩 | 第185-186页 |
(三)华夷之辨:古代冠服制度的正朔考量 | 第186-188页 |
六、论宋代的礼令关系——以《衣服令》为视角 | 第188-199页 |
(一)宋代的《衣服令》与“礼” | 第189-191页 |
(二)从礼入令,依照礼经制定令文 | 第191-192页 |
(三)依礼改令,利用礼经重修令文 | 第192-194页 |
(四)舍礼就令,舍弃礼经适应实际 | 第194-196页 |
(五)令礼合一,礼典令文相为表里 | 第196-199页 |
小结 | 第199-202页 |
第四章 乐则韶舞——唐宋《乐令》复原研究 | 第202-253页 |
一、《乐令》与古代的礼乐制度 | 第202-209页 |
(一)唐宋时期的礼乐制度 | 第202-206页 |
(二)关于礼乐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06-207页 |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第207-209页 |
二、宋《乐令》的复原 | 第209-231页 |
(一)宫廷雅乐条 | 第209-225页 |
(二)燕乐及殿庭鼓吹条 | 第225-227页 |
(三)从《乐令》看宋代乐制的发展 | 第227-231页 |
三、现有唐《乐令》复原成果之商榷 | 第231-236页 |
(一)唐《乐令》第一条复原检讨 | 第232-234页 |
(二)关于唐《乐令》第二、第六条单独复原问题 | 第234-235页 |
(三)关于唐《乐令》第七条的年代问题 | 第235-236页 |
四、论唐《乐令》鼓吹装饰服饰条的复原及其礼制内涵 | 第236-248页 |
(一)唐宋《乐令》鼓吹装饰服饰条逸文及其复原 | 第238-242页 |
(二)古代宫廷乐器纹饰的起源及发展 | 第242-245页 |
(三)唐宋宫廷乐器装饰的礼制元素 | 第245-248页 |
小结 | 第248-253页 |
结语:为国以礼——令典中的礼制色彩 | 第253-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259-273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273-274页 |
致谢 | 第274-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