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文献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20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0-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物流业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页 |
2.1.2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第23-26页 |
2.2.1 物流业发展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3 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26-30页 |
2.3.1 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2.3.2 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 第27-30页 |
第3章 重庆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0-38页 |
3.1 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3.1.1 基础设施状况 | 第30-31页 |
3.1.2 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 | 第31-32页 |
3.1.3 物流产业与GDP的规模 | 第32-34页 |
3.2 重庆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3.2.1 生产总值 | 第34-35页 |
3.2.2 产业结构基本概况 | 第35页 |
3.2.3 物流业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 第35-38页 |
第4章 基于投入产出法重庆市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 第38-48页 |
4.1 重庆市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关联情况 | 第38-43页 |
4.1.1 物流业与各部门的直接与完全消耗系数 | 第38-41页 |
4.1.2 物流业与各部门的直接与完全分配系数 | 第41-43页 |
4.2 物流业对重庆市经济推动影响 | 第43-46页 |
4.2.1 物流业与各部门的带动力与与带动系数 | 第44-45页 |
4.2.2 物流业与各部门的推动力与推动力系数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重庆市物流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计量 | 第48-56页 |
5.1 指标及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5.1.1 指标的选取 | 第48-49页 |
5.1.2 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50-55页 |
5.2.1 实证思路及方法 | 第50页 |
5.2.2 平稳性检验 | 第50-52页 |
5.2.3 协整检验 | 第52-54页 |
5.2.4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4-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6.2.1 加强物流金融的发展 | 第57页 |
6.2.2 提高物流基础建设水平 | 第57-58页 |
6.2.3 制定合理的物流规划与布局 | 第58页 |
6.2.4 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