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依存症:新媒体背景下的个体孤独感与身份认同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中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依存 | 第14-22页 |
| 1.1 什么是新媒体 | 第14-16页 |
| 1.1.1 新媒体的含义 | 第14页 |
| 1.1.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 第14-16页 |
| 1.2 新媒体背景下的受众研究 | 第16-18页 |
| 1.2.1 新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 | 第16-17页 |
| 1.2.2 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 | 第17-18页 |
| 1.3 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依存 | 第18-20页 |
| 1.3.1 什么是网络依存 | 第18-19页 |
| 1.3.2 网络依存的特征 | 第19页 |
| 1.3.2 从网络依赖到网络依存的转变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依赖 | 第22-29页 |
| 2.1 媒介依赖理论 | 第22页 |
| 2.2 新媒体背景下媒介依赖的表现:孤独感 | 第22-26页 |
| 2.2.1 孤独感的成因 | 第23-25页 |
| 2.2.2 孤独感的表现 | 第25-26页 |
| 2.3 媒介依赖对个体造成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新媒体背景下的身份认同 | 第29-39页 |
| 3.1 什么是身份认同 | 第29-30页 |
| 3.1.1 自我认同 | 第29页 |
| 3.1.2 社会认同 | 第29-30页 |
| 3.2 身份认同的新媒体背景 | 第30-33页 |
| 3.2.1 新媒体社会的发展 | 第30-31页 |
| 3.2.2 后现代身份认同理论 | 第31-33页 |
| 3.3 网络中的身份认同 | 第33-35页 |
| 3.3.1 虚拟身份认同 | 第33-34页 |
| 3.3.2 多重身份认同 | 第34-35页 |
| 3.4 网络中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 3.5 对网络中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 | 第36-37页 |
| 3.5.1 网络中个体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 第36-37页 |
| 3.5.2 媒介全球化导致的身份认同危机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应对网络依存症的措施 | 第39-44页 |
| 4.1 增强受众的主动性 | 第39-40页 |
| 4.1.1 认识到新媒体的两面性 | 第39-40页 |
| 4.2.2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 第40页 |
| 4.2 提高媒体行业自律 | 第40-42页 |
| 4.2.1 提升内容公信力 | 第41-42页 |
| 4.2.2 加强内容管理 | 第42页 |
| 4.3 增强社会监管力量 | 第42-44页 |
| 4.3.1 相关机构积极作为 | 第43页 |
| 4.3.2 制订系列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1页 |
| 承诺书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