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工程风险分配对社会正义的影响研究--以邻避性工程设施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立论依据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之处第15-17页
2 工程风险与社会正义概述第17-26页
    2.1 工程风险的定义及特征第17-19页
        2.1.1 工程风险的定义第17页
        2.1.2 工程风险特征第17-18页
        2.1.3 工程风险分配与财富分配辨析第18-19页
    2.2 社会正义及其分配正义第19-26页
        2.2.1 正义的概念第19-20页
        2.2.2 社会正义的基本内涵第20-22页
        2.2.3 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演变第22-26页
3 工程风险分配及其不均的主要表现与影响第26-35页
    3.1 工程风险分配第26-28页
        3.1.1 工程风险分配的内涵第26页
        3.1.2 工程风险受众第26-28页
        3.1.3 工程风险的分配地位第28页
    3.2 工程风险分配不均的主要表现第28-30页
        3.2.1 风险制造者及风险受益者承担较少工程风险却受益较多第28-29页
        3.2.2 工程风险承担者分配较多工程风险却受益较少第29-30页
    3.3 工程风险分配不均引发社会正义危机第30-35页
        3.3.1 代内不正义:工程风险受众的分化第30-31页
        3.3.2 代际不正义:代际转移工程风险第31-32页
        3.3.3 区域不正义:发达地区转嫁工程风险至落后地区第32-33页
        3.3.4 国际不正义:贫困国家承受多重工程风险第33-35页
4 工程风险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不正义的根源分析第35-44页
    4.1 工程风险的认知分化第35-39页
        4.1.1 公众以日常体验与伦理考量的视角辨别工程风险第35-36页
        4.1.2 个别组织机构以经济发展为基准判定工程风险第36-37页
        4.1.3 企业以盈利为标准划分工程风险第37-38页
        4.1.4 专家以科技乐观主义的视角界定工程风险第38-39页
    4.2 工程风险的累加效应第39-40页
        4.2.1 多种工程风险的累加第39-40页
        4.2.2 工程风险分配不均的现象不断累积造成新的分配不公第40页
    4.3 工程风险公正分配机制缺失第40-44页
        4.3.1 不完善的工程风险识别与界定机制第40-41页
        4.3.2 政治制度的核心未从财富分配转向工程风险的合理分配第41-42页
        4.3.3 工程共同体关于风险分配的责权难以划分第42-44页
5 合理调控工程风险分配,促进社会正义第44-52页
    5.1 重新考量工程风险的识别与界定模式第44-45页
    5.2 增加最大工程风险受众参与工程决策的机会第45-46页
    5.3 扩大对工程风险承担者的有效补偿第46-48页
    5.4 建立工程风险制造者的风险追责制度第48-49页
    5.5 加强工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借鉴国外邻避工程经验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腰动脉结扎后脊髓缺血形态与功能的早期变化
下一篇:腰动脉结扎后脊髓缺血神经损伤与修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