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章 羁束行政行为执法统一性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羁束行政行为 | 第16-17页 |
一、羁束行政行为定义 | 第16页 |
二、羁束裁量行政行为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行政行为执法不统一的影响 | 第17-19页 |
一、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 第18页 |
二、制约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 第18页 |
三、容易产生寻租空间滋生腐败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海关商品归类执法行为的法律属性解析 | 第19-21页 |
一、海关商品归类执法行为作为行政行政行为的法律意义分析 | 第19-20页 |
二、海关商品归类执法行为作为羁束行政行为的法律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羁束行政行为执法统一性的现状、问题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海关羁束行政行为的执法现状 | 第21-25页 |
一、纵向上突出垂直管理 | 第21-23页 |
二、横向上加强同级协调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海关羁束行政行为的执法不统一问题 | 第25-31页 |
一、归类职能重叠之争 | 第25-27页 |
二、蓝浆果皮之争 | 第27页 |
三、巴斯夫与美国海关之争 | 第27-29页 |
四、脱水蔬菜退税高低之争 | 第29页 |
五、电池芯补税之争 | 第29-30页 |
六、其他因素之干扰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羁束行政行为执法不统一的难题 | 第31-34页 |
一、法律解释的不确定性 | 第31-32页 |
二、法律法规的不可穷尽性 | 第32页 |
三、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羁束行政行为执法不统一成因分析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归类职能交叉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个体认知差异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地方利益驱动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处理方式混淆 | 第38-39页 |
第五节 重实体轻程序 | 第39-41页 |
第六节 公共舆论压力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完善羁束行政行为执法统一性的对策 | 第42-53页 |
第一节 信赖保护的运用 | 第42-44页 |
第二节 逆向合理化的推定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程序与实体的并重 | 第46-47页 |
第四节 互联网思维的引进 | 第47-49页 |
第五节 通关一体化的扩并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