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多幅度调制信号的盲均衡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盲均衡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2.2 多幅度信号盲均衡算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多幅度调制信号特点与盲均衡基础理论第14-22页
    2.1 多幅度信号的表示及星座图分布特点第14-15页
        2.1.1 QAM信号的表示和特点第14-15页
        2.1.2 APSK信号的表示和特点第15页
    2.2 均衡系统模型第15-18页
        2.2.1 复发射信号第16页
        2.2.2 码间干扰信道模型第16-17页
        2.2.3 均衡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7-18页
    2.3 常用Bussang类盲均衡算法及局限性分析第18-21页
        2.3.1 恒模算法与多模算法第19-20页
        2.3.2 判决引导最小均方算法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Bussgang类算法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改进第22-42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QAM信号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的改进第22-24页
    3.3 QAM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24-29页
        3.3.1 16QAM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25-27页
        3.3.2 32QAM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27-29页
    3.4 APSK信号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的改进第29-31页
    3.5 APSK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31-36页
        3.5.1 16APSK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32-34页
        3.5.2 32APSK信号实验结果分析第34-36页
    3.6 算法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36-39页
        3.6.1 均衡器长度对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6.2 算法切换判决门限值对性能的影响第37-39页
    3.7 变判决门限值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第39-41页
    3.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逐幸存序列算法的盲均衡算法第42-60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PSP算法信道跟踪原理及改进第42-47页
        4.2.1 PSP算法基本原理第42-45页
        4.2.2 PSP算法的改进第45-46页
        4.2.3 改进后信道跟踪实验结果第46-47页
    4.3 求均衡器初始系数第47-49页
    4.4 QAM信号的PSP-DDLMS算法第49-52页
        4.4.1 16QAM信号实验结果第49-50页
        4.4.2 32QAM信号实验结果第50-52页
    4.5 APSK信号的PSP-DAMA算法第52-54页
        4.5.1 16APSK信号实验结果第52-53页
        4.5.2 32APSK信号实验结果第53-54页
    4.6 算法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54-57页
        4.6.1 均衡器长度对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4.6.2 迭代步进值对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4.7 基于PSP的变步进值盲均衡算法第57-59页
    4.8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0页
    5.2 论文工作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VA模型在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研究--以CFW公司为例
下一篇: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