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大气颗粒物的综述 | 第8-11页 |
1.2.1 大气颗粒物的定义 | 第8-9页 |
1.2.2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 第9-10页 |
1.2.3 大气颗粒物的危害 | 第10-11页 |
1.2.4 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3-15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法 | 第17-27页 |
2.1 区域概况介绍 | 第17-19页 |
2.1.1 哈尔滨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17-18页 |
2.1.2 哈尔滨市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2.2 试验部分 | 第19-27页 |
2.2.1 样品采集点位设置 | 第19-22页 |
2.2.2 样品采集方法原理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3 PM_(10)、PM_(2.5)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 第23-27页 |
第3章 哈尔滨市PM_(10)与PM_(2.5)污染特征分析 | 第27-54页 |
3.1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 第27-32页 |
3.1.1 不同区域PM_(10)、PM_(2.5)浓度分布特征 | 第27-31页 |
3.1.2 主要大气污染物月变化趋势分析 | 第31-32页 |
3.2 PM_(2.5) 与PM_(10)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8页 |
3.3 PM_(2.5) 与SO_2、NO_2、CO、O_3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51页 |
3.3.1 PM_(2.5) 与SO_2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3.3.2 PM_(2.5) 与NO_2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5页 |
3.3.3 PM_(2.5) 与CO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8页 |
3.3.4 PM_(2.5) 与O_3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1页 |
3.4 PM_(2.5) 与温度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 第54-66页 |
4.1 颗粒物PM_(2.5)、PM_(10)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浓度水平 | 第57-59页 |
4.2 PM_(2.5)中多环芳烃的环数分布特征 | 第59-61页 |
4.3 PM_(2.5)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1页 |
4.4 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 第61-63页 |
4.5 PM_(2.5)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 第63-65页 |
4.5.1 源解析方法设计 | 第63-64页 |
4.5.2 源解析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