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京津冀地区电力产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内外关于发电产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第12-14页
        1.2.2 国内外关于输配电网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第14-17页
        1.2.3 小结第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技术效率与生产率的理论与方法第19-30页
    2.1 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效率第19-21页
        2.1.1 技术效率的含义第19页
        2.1.2 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第19-20页
        2.1.3 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第20-21页
    2.2 技术进步、配置效率、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第21-26页
        2.2.1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第21-23页
        2.2.2 配置效率与生产率第23-25页
        2.2.3 规模效率与生产率第25-26页
    2.3 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第26-29页
        2.3.1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第26-27页
        2.3.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第27-28页
        2.3.3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分解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发电产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第30-43页
    3.1 京津冀地区发电产业现状与问题第30-32页
        3.1.1 京津冀地区发电产业现状与问题第30-31页
        3.1.2 发电企业的特征分析第31-32页
    3.2 基于DEA的京津冀地区发电产业技术效率的估算第32-37页
        3.2.1 决策变量和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第32-34页
        3.2.2 模型介绍第34-36页
        3.2.3 模型检验及结果第36-37页
    3.3 基于SFA的京津冀地区发电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第37-42页
        3.3.1 决策变量和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第38页
        3.3.2 模型介绍第38-39页
        3.3.3 模型检验及结果第39-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京津冀地区输配电网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第43-48页
    4.1 京津冀地区输配电网的现状与问题第43页
    4.2 基于DEA京津冀地区输配电网技术效率估算第43-46页
        4.2.1 指标的选定与数据说明第43-44页
        4.2.2 模型介绍第44-45页
        4.2.3 模型检验第45-46页
    4.3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京津冀地区输配电网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46-47页
        4.3.1 模型介绍第46-47页
        4.3.2 模型检验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第48-50页
    5.1 主要成果第48页
    5.2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国手风琴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