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2 相关概念 | 第12-19页 |
| 2.1 财政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 2.1.1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2页 |
| 2.1.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2-14页 |
| 2.1.3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4页 |
| 2.2 涉及的统计理论知识 | 第14-19页 |
| 2.2.1 聚类分析 | 第14-16页 |
| 2.2.2 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 2.2.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AHP) | 第17-19页 |
| 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19-26页 |
| 3.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 第19-20页 |
| 3.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0-22页 |
| 3.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0-21页 |
| 3.2.2 一般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的确立 | 第21-22页 |
| 3.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体系 | 第22-24页 |
| 3.3.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 第22页 |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 | 第22-24页 |
| 3.4 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体系 | 第24-26页 |
| 4 实证分析 | 第26-43页 |
| 4.1 聚类分析 | 第26-30页 |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 4.3 层次分析法(AHP)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31-38页 |
| 4.3.1 计算各指标(C1-C10)对总目标(A)的权重 | 第32-34页 |
| 4.3.2 对20个省市进行财政评价 | 第34-38页 |
| 4.4 主成分分析法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38-43页 |
| 4.4.1 主成分下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0页 |
| 4.4.2 主成分下财政支出绩效得分排名 | 第40-41页 |
| 4.4.3 对财政支出绩效得分排名做评价分析 | 第41-4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 5.2 对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建议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