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城市房屋征收及补偿概述 | 第13-19页 |
(一) 城市房屋征收 | 第13-16页 |
1. 城市房屋征收概念 | 第13页 |
2. 城市房屋征收的实质是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征收 | 第13-14页 |
3. 城市房屋征收的正当性基础 | 第14-16页 |
(二)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 | 第16-19页 |
1.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概念 | 第16-17页 |
2.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3.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在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地位 | 第19页 |
二、我国原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29页 |
(一) 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不分,公共利益界定不清 | 第20-22页 |
(二) 补偿的范围狭窄,没有规定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 | 第22-24页 |
1.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过窄 | 第22-23页 |
2. 没有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入补偿的范围之内 | 第23-24页 |
(三) 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的程度低,被拆迁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 第24-25页 |
(四) 缺乏正当程序,被拆迁人很难实质参与决策的制定 | 第25-27页 |
(五) 救济机制不完善,被拆迁人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第27-29页 |
1. 行政裁决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2. 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三、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29-49页 |
(一) 公共利益的界定 | 第29-33页 |
1. 公共利益的界定在城市房屋征收补偿中的意义 | 第29-30页 |
2. 国外及香港地区对于公共利益是如何进行界定的 | 第30-31页 |
3. 我国对于公共利益界定的现状及研究情况 | 第31-32页 |
4. 应当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 第32-33页 |
(二)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33-35页 |
1. 我国原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关系有哪些主体 | 第33页 |
2. 原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角色错位 | 第33-34页 |
3. 如何合理的对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法律关系的相关主体进行正确的定位 | 第34-35页 |
(三)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范围 | 第35-40页 |
1.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房屋征收补偿的范围 | 第35-36页 |
2. 合理的城市房屋征收补偿范围 | 第36-40页 |
(四)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标准 | 第40-44页 |
1. 确定补偿标准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41-42页 |
2. 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应当以市场价格为标准 | 第42页 |
3. 对于被征收房地产的评估问题 | 第42-44页 |
(五)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形式 | 第44-45页 |
1. 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形式的规定 | 第44-45页 |
2.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合理形式 | 第45页 |
(六)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程序保障 | 第45-49页 |
1. 征收补偿决定阶段的程序保障 | 第46-47页 |
2. 征收补偿的救济程序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