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同态加密的融合方案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WSNs与数据融合第13-27页
    2.1 WSNs概述第13-17页
        2.1.1 WSNs的结构第13-14页
        2.1.2 WSNs的特点第14-15页
        2.1.3 WSNs的应用第15-17页
    2.2 WSNs的数据融合技术第17-19页
    2.3 WSNs的安全问题分析第19-22页
        2.3.1 WSNs的安全需求第19-20页
        2.3.2 WSNs面临的攻击第20-22页
    2.4 WSNs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第22-26页
        2.4.1 基于点对点加密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第22-23页
        2.4.2 基于端到端加密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第23-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隐私同态数据融合的完整性验证方案第27-35页
    3.1 研究背景第27-28页
    3.2 系统模型第28-30页
        3.2.1 网络模型第28页
        3.2.2 密钥分配第28-29页
        3.2.3 隐私同态加密第29-30页
        3.2.4 攻击模型第30页
    3.3 基于隐私同态数据融合的完整性验证方案第30-34页
        3.3.1 检测点的选取第31-32页
        3.3.2 数据加解密第32-33页
        3.3.3 数据融合第33页
        3.3.4 数据检测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WSNs中基于全同态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第35-46页
    4.1 研究背景第35-36页
    4.2 系统模型与背景知识第36-40页
        4.2.1 网络假设第37页
        4.2.2 攻击模型第37页
        4.2.3 全同态加密第37-38页
        4.2.4 消息认证码第38-40页
    4.3 WSNs中基于全同态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第40-45页
        4.3.1 网络结构第40-42页
        4.3.2 密钥生成第42-43页
        4.3.3 数据加密第43页
        4.3.4 数据融合和完整性检测第43-45页
        4.3.5 数据解密第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第46-60页
    5.1 仿真工具介绍第46-48页
        5.1.1 NS2介绍第46-47页
        5.1.2 Tcl语言介绍第47-48页
    5.2 IV-PHDA方案分析第48-51页
        5.2.1 IDDA算法流程第48页
        5.2.2 安全性能分析第48-49页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5.3 FESA方案分析第51-59页
        5.3.1 FESA仿真流程第52页
        5.3.2 安全性能分析第52-54页
        5.3.3 计算开销第54-55页
        5.3.4 通信开销第55-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论文总结第60-61页
    6.2 工作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PCYJ系列直线式抽油机改进设计
下一篇:不同添加剂调控下碳酸钙的实验合成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