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资产证券化中“真实出售”的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2-17页
 (一) 资产证券化定义的基础理论探讨第12-13页
 (二)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第13-14页
  1. 资产证券化是资产信用融资方式第13-14页
  2. 资产证券化是结构性融资方式第14页
  3. 资产证券化是表外融资方式第14页
 (三)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第14-15页
  1. 确定拟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第14页
  2. 选定特殊目的机构(SPV)第14页
  3. “真实出售”基础资产第14-15页
  4. 信用增级第15页
  5. 信用评级第15页
  6. 发行证券第15页
  7. 管理基础资产,到期偿付证券权益第15页
 (四) 资产证券化中的“真实出售”第15-17页
  1. 资产证券化中“真实出售”的概念第15-17页
  2. 资产“真实出售”的意义第17页
二、资产“真实出售”的法律关系分析第17-20页
 (一) 资产“真实出售”法律关系的主体第17-18页
  1. 发起人第17-18页
  2. 发行人第18页
 (二) 资产“真实出售”法律关系的客体第18-19页
 (三) 资产“真实出售”法律关系的内容第19-20页
三、资产“真实出售”的实现方式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第20-26页
 (一) 信托第20-21页
 (二) 债务更新第21-22页
 (三) 从属参与第22-23页
 (四) 债权让与第23-26页
  1. 资产的可转让性第23-24页
  2. 未来债权的转让第24-25页
  3. 债权转让的通知第25页
  4. 担保权的变动第25-26页
四、资产“真实出售”的判定标准第26-39页
 (一) 基础资产转让交易本身的判定标准第27-29页
  1. 发起人在基础资产转移合同中的意思表示第27-28页
  2. 基础资产以确定的市场公允价格转让第28页
  3. 附着于基础资产之上的一切权利都应转移给SPV第28页
  4. 法律意见书第28-29页
 (二) 在资产转让之后,发起人与SPV关系的法律分析第29-34页
  1. 追索权问题第29-31页
  2. 发起人剩余财产索取权问题第31-32页
  3. 回购权第32-33页
  4. 对基础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权第33-34页
  5. 小结第34页
 (三) 资产“真实出售”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第34-39页
  1. 重新定性风险第35-36页
  2. 可撤销交易风险第36-37页
  3. 混合风险第37页
  4. 实质合并风险第37-39页
五、我国构建资产“真实出售”制度的思考和设想第39-49页
 (一) 我国构建资产“真实出售”制度的意义第39-42页
  1. 在我国构建资产“真实出售”制度的必要性第39-41页
  2. 在我国构建资产“真实出售”制度的可能性第41-42页
 (二) 在我国构建资产“真实出售”制度的法律环境分析及在此基础上的立法建议第42-49页
  1. 资产转让方面的法律环境及立法建议第42-45页
  2. 我国“真实出售”标准的缺失及构建第45-46页
  3. 资产“真实出售”面临法律风险的法制环境分析及立法建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强制平仓规则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