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1.3 离散单元法在稳定土搅拌过程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水泥稳定土材料要求及搅拌机 | 第17-23页 |
2.1 水泥稳定土材料基本概况 | 第17页 |
2.2 水泥稳定土的材料要求 | 第17-19页 |
2.3 水泥稳定土搅拌站及搅拌主机的组成 | 第19-20页 |
2.3.1 水稳站的分类 | 第19页 |
2.3.2 稳定土厂拌设备组成 | 第19-20页 |
2.3.4 稳定土连续式搅拌机结构组成 | 第20页 |
2.4 连续式双卧轴振动搅拌方案 | 第20-22页 |
2.4.0 水泥稳定土搅拌要求 | 第20-21页 |
2.4.1 连续式双卧轴振动搅拌方案 | 第21页 |
2.4.2 总体布局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800型连续式水泥稳定土振动搅拌机设计 | 第23-41页 |
3.1 搅拌机设计主要参数 | 第23页 |
3.2 搅拌筒的设计 | 第23-28页 |
3.2.1 搅拌筒有效容积 | 第23-24页 |
3.2.2 搅拌机叶桨旋转半径R的确定 | 第24-27页 |
3.2.3 进料口尺寸L_1、W_1 | 第27-28页 |
3.2.4 出料口尺寸L_2、W_2 | 第28页 |
3.3 搅拌叶片及搅拌臂设计 | 第28-31页 |
3.3.1 叶片尺寸 | 第28-29页 |
3.3.2 叶片数量 | 第29-30页 |
3.3.3 搅拌臂设计及叶片倾角 | 第30页 |
3.3.4 搅拌叶片线速度VL及搅拌轴转速的确定 | 第30-31页 |
3.4 搅拌机驱动功率的计算 | 第31-34页 |
3.4.1 受力工况 | 第32页 |
3.4.2 受力计算 | 第32-33页 |
3.4.3 搅拌轴扭矩Mq的计算 | 第33页 |
3.4.4 驱动功率P的计算 | 第33-34页 |
3.5 同步齿轮及搅拌轴的设计 | 第34-39页 |
3.5.1 同步齿轮的设计 | 第34-38页 |
3.5.2 搅拌轴的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水泥稳定土振动搅拌机结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41-61页 |
4.1 搅拌筒整体结构优化 | 第41-44页 |
4.1.1 搅拌筒横截面尺寸改进 | 第41-42页 |
4.1.2 搅拌筒外壳振动位置优化 | 第42页 |
4.1.3 附着式激振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42-44页 |
4.2 搅拌臂及叶片排列与物料的运动关系分析 | 第44-52页 |
4.2.1 搅拌臂的料流排列 | 第44-45页 |
4.2.2 单轴上搅拌臂的排列形式 | 第45-46页 |
4.2.3 双轴搅拌臂排列关系 | 第46-52页 |
4.3 基于UG对搅拌机建模及运动仿真 | 第52-57页 |
4.3.1 搅拌机主要零件三维实体设计 | 第52-54页 |
4.3.2 搅拌机装配及干涉检验 | 第54-56页 |
4.3.3 搅拌机运动仿真 | 第56-57页 |
4.4 搅拌装置有限元分析 | 第57-60页 |
4.4.1 搅拌装置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4.4.2 搅拌装置的模态分析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连续式水泥稳定土振动搅拌机搅拌过程模拟 | 第61-75页 |
5.1 基于离散元法对稳定土材料混合的理论分析 | 第61-64页 |
5.1.1 散体颗粒接触理论 | 第61-63页 |
5.1.2 离散元法求解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5.2 基于EDEM对连续式稳定土搅拌机搅拌过程模拟 | 第64-73页 |
5.2.1 搅拌机简化仿真模型设计 | 第64-66页 |
5.2.2 搅拌仿真前处理参数设置 | 第66-68页 |
5.2.3 搅拌仿真求解及后处理 | 第68-73页 |
5.3 添加振动仿真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