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2 高强钢的分类和应用 | 第10-14页 |
1.2.1 高强钢的分类及特点 | 第10-13页 |
1.2.2 双相钢的特点及运用 | 第13-14页 |
1.3 高强钢板的冲压成形性能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3.1 高强钢板冷冲压成形性能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2 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形性能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板材温成形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成形极限图简介 | 第17-22页 |
1.5.1 成形极限概念 | 第17-18页 |
1.5.2 成形极限的提出 | 第18-19页 |
1.5.3 成形极限应用 | 第19页 |
1.5.4 成形极限图获得方法 | 第19-22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2.1 材料和试验流程 | 第23-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试验流程 | 第24-25页 |
2.2 试验方法和内容 | 第25页 |
2.2.1 成形极限图获得 | 第25页 |
2.2.2 板坯塑性变形规律研究 | 第25页 |
2.3 试验设备 | 第25-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DP780高强钢板温热成形极限试验研究 | 第31-41页 |
3.1 成形极限试验准备 | 第31-32页 |
3.1.1 试样的制备 | 第31-32页 |
3.1.2 试样网格的印制 | 第32页 |
3.2 试验过程和方法 | 第32-33页 |
3.3 成形极限应变分析 | 第33-34页 |
3.4 成形极限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34-40页 |
3.4.1 成形温度对DP780高强钢胀形高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2 凸模速度对DP780高强钢胀形高度的影响 | 第39页 |
3.4.3 应力状态对DP780高强钢成形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DP780高强钢板成形极限图的理论计算 | 第41-47页 |
4.1 成形极限图预测的理论 | 第41-45页 |
4.1.1 Swift分散性失稳理论 | 第41-42页 |
4.1.2 Hill集中性失稳理论 | 第42页 |
4.1.3 M-K理论 | 第42-43页 |
4.1.4 S-R理论 | 第43-45页 |
4.2 DP780高强钢板FLD计算模型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DP780高强钢温热状态下塑性变形机理 | 第47-62页 |
5.1 金属塑性变形机理 | 第47页 |
5.2 金属的强化机理 | 第47-48页 |
5.3 硬度测试 | 第48-49页 |
5.4 金相组织分析 | 第49-51页 |
5.5 断口形貌分析 | 第51-54页 |
5.6 透射电镜分析 | 第54-6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