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纤维的提取、表征及可纺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引言 | 第11页 |
1.1 莲的起源、分布 | 第11-12页 |
1.2 古今莲的用途 | 第12-14页 |
1.2.1 古代莲的用途 | 第12-13页 |
1.2.2 现代莲的用途 | 第13-14页 |
1.3 莲的分类 | 第14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4-21页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20页 |
1.4.3 本课题基础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1-24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莲纤维的提取研究 | 第24-37页 |
前言 | 第24页 |
2.1 莲品种对比 | 第24-28页 |
2.1.1 莲品种简介 | 第24-27页 |
2.1.2 不同莲的品种对比 | 第27-28页 |
2.2 子莲杆获取及形状研究 | 第28-32页 |
2.2.1 子莲杆的获取 | 第28-29页 |
2.2.2 子莲杆横截面空心表征 | 第29页 |
2.2.3 子莲杆枯黄状态变化 | 第29-30页 |
2.2.4 子莲杆干燥重量变化 | 第30-31页 |
2.2.5 子莲杆干燥直径变化 | 第31-32页 |
2.3 子莲纤维的提取 | 第32-35页 |
2.3.1 化学提取法 | 第32页 |
2.3.2 蒸汽闪爆法 | 第32-33页 |
2.3.3 微生物降解法 | 第33-34页 |
2.3.4 手工提取法 | 第34-35页 |
2.3.5 莲纤维的提取量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莲纤维的基本性质研究 | 第37-50页 |
前言 | 第37页 |
3.1 实验材料、仪器 | 第37-38页 |
3.2 实验与分析 | 第38-48页 |
3.2.1 莲纤维的颜色特征 | 第38-40页 |
3.2.2 莲纤维的形态结构 | 第40-42页 |
3.2.3 莲纤维的尺度 | 第42-43页 |
3.2.4 莲纤维的组成物质 | 第43-44页 |
3.2.5 莲纤维的热学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2.6 莲纤维的吸湿性能 | 第45-46页 |
3.2.7 莲纤维的机械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3.2.8 莲纤维的摩擦性能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莲纤维的可纺性研究 | 第50-68页 |
前言 | 第50页 |
4.1 澳棉/莲纤维混纺纱试纺 | 第50-56页 |
4.1.1 实验材料、仪器 | 第50-52页 |
4.1.2 纺纱的工艺流程 | 第52页 |
4.1.3 莲纤维的清花 | 第52-53页 |
4.1.4 棉/莲纤维混纺纱试纺-梳理与混合 | 第53-54页 |
4.1.5 棉/莲纤维混纺纱试纺-并条 | 第54-55页 |
4.1.6 棉/莲纤维混纺纱试纺-粗纱 | 第55-56页 |
4.1.7 棉/莲纤维混纺纱试纺-细纱 | 第56页 |
4.2 棉/莲混纺纱的基本性能分析 | 第56-64页 |
4.2.1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外观 | 第56-57页 |
4.2.2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毛羽测试 | 第57-58页 |
4.2.3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条干测试 | 第58-59页 |
4.2.4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59-60页 |
4.2.5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耐磨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4.2.6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吸湿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4.2.7 棉/莲纤维混纺纱的纤维转移指数 | 第62-64页 |
4.3 棉/莲混纺纱线小样试织 | 第64-66页 |
4.3.1 试织设备 | 第64页 |
4.3.2 纱线选择 | 第64页 |
4.3.3 试织流程 | 第64-65页 |
4.3.4 工艺要点 | 第65页 |
4.3.5 组织设计 | 第65-66页 |
4.4.试织样布 | 第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Ⅰ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