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再犯罪的危险”罪刑观念问题研究--从缓刑宣告条件切入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论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2页
    五、论文结构第12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4页
第一章 立法的变化及问题第14-19页
    第一节 概念的继受之可能第14-15页
    第二节 刑法体系下的罪刑观念符合性第15-16页
    第三节 我国的理论研究概况及问题第16-17页
    第四节“再犯罪的危险”概念的法条使命第17-19页
第二章“再犯罪”概念的刑法地位第19-25页
    第一节 四要件体系观点:主观罪过第19-22页
        一、四要件体系下人身危险性的定位第20-21页
        二、体系安排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第二节 阶层体系观点:与罪行无关第22-25页
        一、阶层体系下再犯可能性的地位第22-23页
        二、何谓再犯可能性第23-25页
第三章“再犯罪的危险”的罪刑观念第25-38页
    第一节“再犯罪的危险”之罪第25-27页
    第二节“再犯罪的危险”之刑第27-28页
    第三节 罪刑原则的变迁第28-29页
    第四节 立法精神说的疑问第29-32页
        一、“立法精神”质疑第29-31页
        二、“刑罚个别化”的立法精神不存在第31-32页
    第五节 例外说质疑第32-34页
        一、例外是什么第32-33页
        二、例外说之否定第33-34页
    第六节 司法裁量说质疑第34-35页
    第七节 以点的理论为中心的并合主义第35-38页
        一、法律依据第35-36页
        二、责任刑和预防刑的并合处理第36-37页
        三、对并合主义的若干补充第37-38页
第四章“再犯罪的危险”于缓刑制度中的表达第38-49页
    第一节 再犯罪的“危险”第38-42页
        一、危险概念第38-39页
        二、危险的判断资料第39-42页
    第二节“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第42-46页
        一、“没有”的判断类型及原因第42-44页
        二、重复判断评价问题第44-46页
    第三节 撤销缓刑时的实质评价第46-47页
        一、新犯罪或者发现漏罪第46页
        二、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第46-47页
    第四节 形式判断与定性评价第47-49页
        一、形式判断第47-48页
        二、定性评价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WTO反倾销规则的知情权及“替代国制度”的弊端
下一篇:多级AO组合工艺运行优化与氮磷深度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