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不足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立法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环保部门相关法律条令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问题分析 | 第16-22页 |
2.1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进程 | 第16-17页 |
2.2 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2.2.1 政府责任划分不合理 | 第17-18页 |
2.2.2 跨区域监管与污染应对联动机制不明确 | 第18页 |
2.2.3 排放总量和许可制度滞后于实践需要 | 第18页 |
2.2.4 大气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缺乏法律依据 | 第18-19页 |
2.2.5 移动源监管机制不完整 | 第19页 |
2.2.6 处罚力度偏低 | 第19-20页 |
2.3 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美国《清洁空气法》的法治实践与启示 | 第22-34页 |
3.1 美国《清洁空气法》的立法背景与演进过程 | 第22-23页 |
3.2 典型制度立法实践 | 第23-30页 |
3.2.1 联邦环保局及州政府责任的划分 | 第23-25页 |
3.2.2 美国跨区域监管与合作 | 第25-26页 |
3.2.3 总量控制制度 | 第26页 |
3.2.4 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26-28页 |
3.2.5 移动源控制制度 | 第28-30页 |
3.3 美国清洁空气立法经验启示 | 第30-32页 |
3.3.1 政府职责划分启示 | 第30页 |
3.3.2 区域协调合作启示 | 第30-31页 |
3.3.3 总量控制制度启示 | 第31页 |
3.3.4 排污权交易制度启示 | 第31-32页 |
3.3.5 移动源控制制度启示 | 第32页 |
3.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 第34-40页 |
4.1 完善总量控制制度 | 第34-35页 |
4.2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35-37页 |
4.3 完善移动源污染物控制制度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