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9-11页 |
1.4.1 创新 | 第9-10页 |
1.4.2 不足 | 第10-11页 |
2“天津 8.12 爆炸”引发的思考 | 第11-19页 |
2.1“天津 8.12 爆炸”始末 | 第11-12页 |
2.2“天津 8.12 爆炸”赔偿与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 | 第12-18页 |
2.2.1“天津 8.12 爆炸”赔偿实务 | 第12-15页 |
2.2.2“天津 8.12 爆炸”所引发的思考 | 第15-16页 |
2.2.3 呼吁建立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制度 | 第16-18页 |
2.3 本章结语 | 第18-19页 |
3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价值分析 | 第19-26页 |
3.1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释义 | 第19-22页 |
3.1.1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21页 |
3.1.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内涵 | 第21-22页 |
3.1.3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特征 | 第22页 |
3.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积极功能 | 第22-24页 |
3.2.1 保障受害者及时得到保险赔偿 | 第23页 |
3.2.2 预防大规模侵权责任事故的发生 | 第23页 |
3.2.3 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 第23-24页 |
3.3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消极影响 | 第24页 |
3.4 本章结语 | 第24-26页 |
4 我国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现实状况与推广困境 | 第26-36页 |
4.1 我国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现实状况 | 第26-30页 |
4.1.1 场所类责任保险 | 第26-28页 |
4.1.2 营运类责任保险 | 第28-29页 |
4.1.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第29页 |
4.1.4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第29-30页 |
4.2 我国推广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可行性分析 | 第30-33页 |
4.2.1 大规模侵权风险具有可保性 | 第30-31页 |
4.2.2 我国的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 | 第31-32页 |
4.2.3 在应对大规模侵权赔偿上责任保险具有制度优势 | 第32-33页 |
4.3 我国推广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制度难点分析 | 第33-35页 |
4.3.1 侵权法律体系的局限性 | 第33页 |
4.3.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弱盈利性 | 第33-34页 |
4.3.3 保险技术的滞后性和专业人才的匮乏性 | 第34页 |
4.3.4 投保人对责任保险的低认度低 | 第34-35页 |
4.4 本章结语 | 第35-36页 |
5“天津 8.12 爆炸”对构建我国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36-43页 |
5.1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合同设计 | 第36-39页 |
5.1.1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承保模式 | 第36-38页 |
5.1.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 | 第38页 |
5.1.3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与免赔额 | 第38-39页 |
5.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经营方式和风险分散 | 第39-41页 |
5.2.1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经营方式 | 第39-40页 |
5.2.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风险分散 | 第40-41页 |
5.3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法律适用与监管模式 | 第41-42页 |
5.3.1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法律适用 | 第41-42页 |
5.3.2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监管模式 | 第42页 |
5.4 本章结语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