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 转录水平上的生长素调节 | 第15-22页 |
1.2.1 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 | 第15页 |
1.2.2 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 | 第15-17页 |
1.2.3 生长素响应基因的启动子和启动元件 | 第17页 |
1.2.4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 | 第17-2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立论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3.1 材料 | 第24-2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3.1.2 宿主菌株和载体质粒 | 第24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3.1.4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5页 |
3.1.5 主要溶液配方 | 第25-26页 |
3.1.6 主要培养基配方 | 第26-27页 |
3.2 方法 | 第27-32页 |
3.2.1 质粒提取 | 第27页 |
3.2.2 DNA片段回收、连接、酶切 | 第27页 |
3.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 | 第27页 |
3.2.4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 第27-28页 |
3.2.5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第28页 |
3.2.6 植物总RNA提取 | 第28页 |
3.2.7 cDNA合成 | 第28页 |
3.2.8 棉花遗传转化 | 第28-29页 |
3.2.9 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29页 |
3.2.10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29页 |
3.2.11 棉花花粉育性检测 | 第29页 |
3.2.12 石蜡切片 | 第29页 |
3.2.13 转基因拟南芥水培实验 | 第29页 |
3.2.14 棉花水培实验 | 第29-30页 |
3.2.15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分析 | 第30页 |
3.2.16 GhARF6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8页 |
4.1 GhARF6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32-41页 |
4.1.1 GhARF6基因cDNA的克隆 | 第32页 |
4.1.2 GhARF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32-33页 |
4.1.3 GhARF6基因在陆地棉中的进化分析 | 第33-36页 |
4.1.4 陆地棉ARF染色体物理位置定位 | 第36页 |
4.1.5 陆地棉ARF基因结构的分析 | 第36-39页 |
4.1.6 GhARF6蛋白质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4.1.7 GhARF6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0-41页 |
4.2 GhARF6基因的表达特性和表达模式分析 | 第41-49页 |
4.2.1 GhARF6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41-44页 |
4.2.2 GhARF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4-49页 |
4.3 下调GhARF6基因表达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9-56页 |
4.3.1 GhARF6基因转基因棉花的筛选 | 第49-51页 |
4.3.2 GhARF6基因转基因植株表型观察 | 第51-52页 |
4.3.3 GhARF6基因转基因植株落铃率统计 | 第52-53页 |
4.3.4 下调GhARF6基因表达对棉花种子和纤维发育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 GhARF6转基因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8-62页 |
1. 棉花全基因组中 ARF 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与功能预测 | 第58页 |
2. 棉花中 GhARF6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与基因功能预测 | 第58-59页 |
3. GhARF6 基因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70-72页 |
附录2 引物 | 第72-73页 |
附录3 ARF6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73-74页 |
附录4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