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2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1 理论意义第17页
        1.3.2 现实意义第17-18页
    1.4 概念界定第18-22页
        1.4.1 节能第18-19页
        1.4.2 技术进步第19-20页
        1.4.3 能源效率第20-21页
        1.4.4 能源效率与能源节约第21-22页
    1.5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目标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23-24页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1.6.1 论文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4页
        1.6.2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1.6.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第25-26页
    1.7 主要创新点第26-28页
第2章 能源回弹效应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第28-58页
    2.1 能源回弹效应的提出与争论第28-32页
    2.2 能源回弹效应的涵义界定第32-35页
    2.3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演进第35-45页
        2.3.1 理论萌芽第36-37页
        2.3.2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拓展第37-41页
        2.3.3 基于效用理论和成本理论的深化第41-43页
        2.3.4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新尝试第43-45页
    2.4 能源回弹效应实证测算研究第45-57页
        2.4.1 直接回弹效应的实证测算第45-50页
        2.4.2 间接回弹效应的实证测算第50-51页
        2.4.3 整体经济回弹效应的实证测算第51-55页
        2.4.4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测算第55-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3章 直接回弹效应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第58-78页
    3.1 直接回弹效应的定义与测算方法第58-62页
    3.2 中国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实证研究第62-70页
        3.2.1 我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现状分析第62-63页
        3.2.2 我国城镇居民用电影响因素分析第63-65页
        3.2.3 计量模型及变量核算方法第65-68页
        3.2.4 非对称价格调整与长期回弹效应测算第68-70页
        3.2.5 数据来源第70页
    3.3 计量结果与分析第70-76页
        3.3.1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70-71页
        3.3.2 面板协整检验第71-73页
        3.3.3 价格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第73-74页
        3.3.4.误差修正模型第74-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4章 间接回弹效应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第78-91页
    4.1 间接回弹效应定义与作用机制第78-82页
    4.2 间接回弹效应的测算第82-84页
        4.2.1 间接回弹效应测算方法第82-84页
        4.2.2 间接回弹效应测算方法的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第84页
    4.3 间接回弹效应测算的三种情景第84-86页
        4.3.1 收入弹性情景第84-85页
        4.3.2 权重变化情景第85-86页
        4.3.3 按比例再支出情景第86页
    4.4 间接回弹效应测算结果第86-89页
        4.4.1 结果第86-87页
        4.4.2 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结果比较第87-89页
        4.4.3 研究限制第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中国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第91-107页
    5.1 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作用机制与测算方法第91-97页
        5.1.1 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作用机制第91-92页
        5.1.2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计量经济模型测算第92-97页
    5.2 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的“内生化”理论模型第97-102页
        5.2.1 模型假设与构建第97页
        5.2.2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函数模型的选择第97-99页
        5.2.3 能源节约条件第99页
        5.2.4 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的求解与分析第99-100页
        5.2.5 长期能源回弹效应的求解与分析第100-102页
    5.3 中国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第102-105页
        5.3.1 CE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第102页
        5.3.2 变量的设定与样本选取第102-104页
        5.3.3 中国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结果与分析第104-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6章 能源回弹效应的抑制政策与总结评述第107-116页
    6.1 能源回弹效应的抑制政策第107-111页
    6.2 能源节约的政策建议第111-113页
    6.3 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的总结性评论第113-11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24页
    7.1 主要结论第116-11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7-118页
    7.3 政策建议第118-121页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21-124页
附录第124-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作者简介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骨卜辭災咎義詞語研究
下一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