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城市集聚、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摘要第13-17页
Abstract第17-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3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3-26页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第26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6-29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29-32页
        1.4.1 城市集聚第29-30页
        1.4.2 外部性第30-31页
        1.4.3 劳动力流动第31-32页
    1.5 研究创新之处第32-34页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34-55页
    2.1 国外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第34-41页
        2.1.1 国外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第34-36页
        2.1.2 国外劳动力流动动因的经验研究第36-40页
        2.1.3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第40-41页
    2.2 研究视角的转变:新经济地理学第41-49页
        2.2.1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第41-44页
        2.2.2 货币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第44-47页
        2.2.3 技术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第47-49页
    2.3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进展第49-53页
    2.4 文献总结与启示第53-55页
第三章 城市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分析第55-97页
    3.1 数据来源、范围界定与空间说明第55-56页
    3.2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第56-85页
        3.2.1 劳动力流动的总量特征第56-61页
        3.2.2 劳动力流动的结构特征第61-68页
        3.2.3 劳动力流动的分布特征第68-78页
        3.2.4 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集聚分析第78-85页
    3.3 城市集聚的基本特征第85-93页
        3.3.1 城市集聚的测度指标第85-87页
        3.3.2 城市常住人口密度特征第87-89页
        3.3.3 城市就业人口密度特征第89-91页
        3.3.4 城市经济密度特征第91-93页
    3.4 城市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分析第93-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四章 城市集聚、货币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第97-130页
    4.1 引言第98-100页
    4.2 城市集聚、货币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NEG模型的拓展第100-105页
        4.2.1 生产和消费行为第100-102页
        4.2.2 市场潜能函数第102-103页
        4.2.3 劳动力流动方程第103-105页
    4.3 城市集聚、货币外部性与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实证检验第105-120页
        4.3.1 实证模型的设定第106-108页
        4.3.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第108-111页
        4.3.3 重力方程的实证结果及解释第111-114页
        4.3.4 重力方程的稳健性检验第114-117页
        4.3.5 NEG模型的实证结果及解释第117-120页
    4.4 城市集聚、货币外部性与劳动力省内流动的实证检验第120-127页
        4.4.1 计量模型构建第120-122页
        4.4.2 实证结果分析第122-126页
        4.4.3 对比及讨论第126-127页
    4.5 结论与启示第127-130页
第五章城市集聚、货币外部性与工资差异——基于劳动力异质性的视角第130-156页
    5.1 引言第131-133页
    5.2 理论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设定第133-139页
        5.2.1 市场潜能与厂商利润第133-135页
        5.2.2 劳动力异质性、市场潜能与工资的互动第135-138页
        5.2.3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138-139页
    5.3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第139-145页
        5.3.1 数据来源第139-140页
        5.3.2 市场潜能测度第140-142页
        5.3.3 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第142-145页
    5.4 实证分析第145-153页
        5.4.1 内生性处理第145-146页
        5.4.2 实证结果及解释第146-150页
        5.4.3 进一步分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比较第150-153页
    5.5 结论与启示第153-156页
第六章 城市集聚、技术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第156-176页
    6.1 引言第156-158页
    6.2 研究假说第158-161页
    6.3 研究设计第161-164页
        6.3.1 计量模型设定第161-162页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第162-164页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164-174页
        6.4.1 基准模型的结果分析第164-167页
        6.4.2 基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167-172页
        6.4.3 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第172-174页
    6.5 结论与启示第174-176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第176-182页
    7.1 研究结论第176-178页
    7.2 政策启示第178-179页
    7.3 研究展望第179-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203页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03-204页
后记第204-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放式偏股型基金风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