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毛乌素沙地主要固沙林碳储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28页
        1.3.1 碳汇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第13-14页
        1.3.2 植物碳储量的研究第14-19页
        1.3.3 土壤碳储量的研究第19-28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8-3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8-30页
    2.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2.3 研究方法第31-33页
        2.3.1 样品采集第31-32页
        2.3.2 植株和土壤样品的测定第32页
        2.3.3 数据分析第32-33页
    2.4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三章 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第34-46页
    3.1 樟子松林植株碳储量第34-38页
        3.1.1 樟子松人工林植株含碳率第34-36页
        3.1.2 不同立地条件植株碳储量第36-37页
        3.1.3 樟子松林植株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第37-38页
    3.2 樟子松林土壤碳储量第38-42页
        3.2.1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含碳率第38-40页
        3.2.2 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碳储量第40-41页
        3.2.3 土壤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第41-42页
    3.3 樟子松林凋落物碳储量第42-43页
    3.4 樟子松林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第43-45页
    3.5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油蒿和臭柏林碳储量第46-54页
    4.1 植株碳储量特征第46-49页
        4.1.1 植株含碳率第46-47页
        4.1.2 植株碳储量第47-49页
    4.2 凋落物碳储量特征第49页
    4.3 土壤碳储量特征第49-51页
        4.3.1 土壤各层有机碳密度第49-51页
        4.3.2 土壤有机碳密度第51页
    4.4 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第51-53页
    4.5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Z31镁合金板材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工艺研究
下一篇:镁合金铸轧板材轧制工艺以及组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