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1.1 镁及其合金 | 第8-11页 |
| 1.2 镁合金板材轧制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镁合金板材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 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工艺 | 第14-15页 |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1.6.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6.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手段以及设备 | 第18-22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 2.2 有限元模拟镁合金板材轧制过程 | 第18页 |
| 2.3 轧制实验 | 第18页 |
| 2.4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2.4.1 不同压下量单道次轧制 | 第18-19页 |
| 2.4.2 预制凸度轧制实验 | 第19页 |
| 2.5 金相组织观察 | 第19-21页 |
| 2.6 裂纹开口扫描分析 | 第21页 |
| 2.7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AZ31镁合金板材轧制压下量与裂纹深度关系模型 | 第22-32页 |
| 3.1 引言 | 第22页 |
| 3.2 实验过程 | 第22-25页 |
| 3.3 不同压下量轧制产生裂纹情况 | 第25-30页 |
| 3.3.1 压下量对镁合金板材边裂的影响 | 第25页 |
| 3.3.2 压下量与裂纹深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 3.3.3 轧制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 | 第27-28页 |
| 3.3.4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8-3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AZ31镁合金板材立辊轧制过程数值模拟 | 第32-42页 |
| 4.1 引言 | 第32页 |
| 4.2 镁合金板材立辊侧压预变形轧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4.2.1 有限元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4.2.2 材料的定义及网格划分 | 第33页 |
| 4.2.3 初始条件设置 | 第33-34页 |
| 4.2.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4页 |
| 4.3 立辊侧压预变形轧制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 4.3.1 不同侧压量对板材边部凸起轮廓的影响 | 第34-36页 |
| 4.3.2 不同侧压量立轧+小压下多道次平辊轧制镁板边部损伤分析 | 第36-38页 |
| 4.3.3 不同侧压量立轧+单道次大压下轧制镁板边部损伤分析 | 第38-39页 |
| 4.3.4 立辊侧压预变形轧制对板材形状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AZ31镁合金板坯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实验研究 | 第42-58页 |
| 5.1 引言 | 第42页 |
| 5.2 AZ31镁合金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实验结果 | 第42-50页 |
| 5.2.1 不同边部预制凸度量单道次轧制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 5.2.2 边部预制凸度对AZ31镁合金多道次轧制边裂的影响 | 第45-50页 |
| 5.3 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5.4 AZ31镁合金板材边部和中部区域显微组织分析 | 第52-54页 |
| 5.5 边部预制凸度轧制应力效应分析 | 第54-56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