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标定和特征检测的隧道图像拼接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隧道检测方法研究 | 第11页 |
1.2.2 图像拼接中SIFT算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隧道病害检测方法 | 第14-19页 |
2.1 隧道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2.1.1 人工检测 | 第14页 |
2.1.2 仪器检测 | 第14页 |
2.1.3 机器视觉检测 | 第14-15页 |
2.2 隧道快速检测系统 | 第15-16页 |
2.2.1 隧道快速检测系统组成 | 第15页 |
2.2.2 数据采集过程 | 第15-16页 |
2.3 隧道图像拼接现有技术及存在问题 | 第16-18页 |
2.3.1 基于轮廓链码的图像匹配 | 第16-17页 |
2.3.2 基于区域的图像匹配技术 | 第17-18页 |
2.3.3 隧道图像拼接方法存在问题 | 第18页 |
2.4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基于几何标定方法的隧道图像拼接技术 | 第19-30页 |
3.1 隧道图像拼接难点 | 第19-21页 |
3.1.1 隧道图像特点 | 第19-21页 |
3.1.2 隧道图像拼接工程要求 | 第21页 |
3.2 几何标定方法的提出 | 第21-22页 |
3.2.1 标定辅助设备 | 第22页 |
3.2.2 标定方法 | 第22页 |
3.3 几何标定拼接方法的实现 | 第22-29页 |
3.3.1 几何参数 | 第23-26页 |
3.3.2 重合像素点数量计算 | 第26-27页 |
3.3.3 几何拼接 | 第27-28页 |
3.3.4 几何拼接实例 | 第28-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特征检测的隧道图像拼接方法 | 第30-43页 |
4.1 特征点提取 | 第31-35页 |
4.1.1 构造尺度空间 | 第31-33页 |
4.1.2 寻找特征点 | 第33-34页 |
4.1.3 剔除不稳定特征点和边缘响应点 | 第34-35页 |
4.2 特征点描述 | 第35-36页 |
4.2.1 确定特征点主方向 | 第35-36页 |
4.2.2 确定特征点的描述子 | 第36页 |
4.3 特征匹配 | 第36-39页 |
4.3.1 比较描述子间欧式距离进行匹配 | 第36-37页 |
4.3.2 利用RANSAC方法提纯匹配点对 | 第37页 |
4.3.3 L-M优化计算透视矩阵 | 第37-39页 |
4.4 图像融合 | 第39-42页 |
4.4.1 原图像融合方法及存在问题 | 第39页 |
4.4.2 改进图像融合方法 | 第39-40页 |
4.4.3 特征检测拼接实例 | 第40-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隧道全景图拼接 | 第43-47页 |
5.1 拼接方法 | 第43页 |
5.2 拼接流程图 | 第43页 |
5.3 拼接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