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准相位匹配理论 | 第11-14页 |
1.3 二维光学超晶格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重准相位匹配参量下转换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20-36页 |
2.1 本章前言 | 第20页 |
2.2 两重准相位匹配参量下转换研究 | 第20-26页 |
2.2.1 非相干双参量过程 | 第22-23页 |
2.2.2 相干双参量过程 | 第23-24页 |
2.2.3 有效非线性系数和参量增益对比 | 第24-26页 |
2.3 三重准相位匹配参量下转换研究 | 第26-29页 |
2.3.1 非相干三参量过程 | 第26-27页 |
2.3.2 相干三参量过程 | 第27-29页 |
2.3.3 有效非线性系数和参量增益对比 | 第29页 |
2.4 非共线参量过程的耦合波方程 | 第29-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多重准相位匹配参量下转换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36-49页 |
3.1 本章前言 | 第36页 |
3.2 简并多重准相位匹配的参量下转换实验 | 第36-45页 |
3.2.1 简并双参量过程的输出光斑空间演化 | 第36-41页 |
3.2.2 简并双参量过程的频谱特性 | 第41-42页 |
3.2.3 相干双参量过程的输出功率增强效应 | 第42-45页 |
3.3 非简并多重准相位匹配的参量下转换实验 | 第45-47页 |
3.3.1 非简并双参量过程的参量空间分布 | 第45-46页 |
3.3.2 非简并双参量过程的温度调节特性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光学超晶格中群速度匹配参量下转换过程研究 | 第49-62页 |
4.1 本章前言 | 第49-50页 |
4.2 群速度匹配的光学超晶格周期以及波长设计 | 第50-53页 |
4.3 群速度匹配下的纠缠双光子产生 | 第53-61页 |
4.3.1 群速度匹配的双光子态函数 | 第53-55页 |
4.3.2 群速度匹配的双光子频率关联 | 第55-57页 |
4.3.3 群速度匹配下参量光带宽以及光子产率计算 | 第57-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