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刺”针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0-11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1.4 脱落标准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2.2 病例分组 | 第11页 |
2.3 基线资料比较 | 第11-13页 |
2.4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2.5 观察项目和方法 | 第13-14页 |
2.6 疗效评定 | 第14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14页 |
3 观察结果 | 第14-18页 |
3.1 面神经评分功能比较 | 第14-17页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5页 |
1 中医学对面瘫的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 | 第18-19页 |
1.1 病名 | 第18页 |
1.2 病因 | 第18-19页 |
2 现代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 第19-20页 |
2.1 临床表现 | 第19页 |
2.2 发病机制 | 第19-20页 |
2.3 临床治疗 | 第20页 |
3 针灸处方分析 | 第20-21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5 针灸作用机理探讨 | 第22-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综述 | 第28-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发表论文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