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4-1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7-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LTE-A系统概述及开发平台 | 第22-37页 |
2.1 LTE-A系统帧结构及时频资源 | 第22-25页 |
2.1.1 LTE-A系统的帧结构 | 第22-23页 |
2.1.2 LTE-A系统的时频资源 | 第23-25页 |
2.2 LTE-A系统关键技术 | 第25-27页 |
2.2.1 MIMO技术 | 第25-26页 |
2.2.2 OFDM技术 | 第26-27页 |
2.3 上行处理流程 | 第27-29页 |
2.3.1 PUSCH发送端处理流程 | 第27-28页 |
2.3.2 PUSCH接收端处理流程 | 第28-29页 |
2.4 下行处理流程 | 第29-32页 |
2.4.1 PDSCH发送端处理流程 | 第29-31页 |
2.4.2 PDSCH接收端处理流程 | 第31-32页 |
2.5 基带开发平台 | 第32-36页 |
2.5.1 平台总体设计及性能指标 | 第32-34页 |
2.5.2 射频板介绍 | 第34-35页 |
2.5.3 芯片选型 | 第35-36页 |
2.5.4 FPGA开发环境 | 第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接收机总体结构介绍及部分模块设计 | 第37-49页 |
3.1 接收机总体结构介绍 | 第37-38页 |
3.2 射频模块设计 | 第38-41页 |
3.3 解基带信号设计 | 第41-45页 |
3.3.1 上行解基带信号 | 第42-43页 |
3.3.2 下行解基带信号 | 第43-45页 |
3.4 同步EMIFA模块设计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模块设计 | 第49-75页 |
4.1 导频信号研究 | 第49-52页 |
4.1.1 上行参考信号介绍 | 第49-51页 |
4.1.2 下行参考信号介绍 | 第51-52页 |
4.2 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第52-60页 |
4.2.1 导频位置处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第53-55页 |
4.2.2 导频位置处信道估计算法性能仿真及复杂度分析 | 第55-57页 |
4.2.3 插值算法研究 | 第57-59页 |
4.2.4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59-60页 |
4.2.5 上行和下行信道估计的异同 | 第60页 |
4.3 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 第60-64页 |
4.3.1 ZF算法 | 第60-61页 |
4.3.2 MMSE算法 | 第61页 |
4.3.3 解SFBC检测算法 | 第61-63页 |
4.3.4 信号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4 联合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 第64-68页 |
4.4.1 联合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理论分析 | 第65-66页 |
4.4.2 联合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4.5 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 第68-71页 |
4.5.1 导频处信道估计的FPGA设计 | 第68-69页 |
4.5.2 插值算法的FPGA的设计 | 第69-71页 |
4.6 信号检测算法设计 | 第71-74页 |
4.6.1 上行单天线信号检测算法设计 | 第71-72页 |
4.6.2 下行双天线信号检测算法设计 | 第72-7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接收机各模块实现与性能分析 | 第75-101页 |
5.1 射频模块实现 | 第75-80页 |
5.2 解基带信号模块实现 | 第80-84页 |
5.3 信道估计模块实现 | 第84-89页 |
5.3.1 导频位置信道估计的FPGA实现 | 第84-86页 |
5.3.2 插值算法的FPGA实现 | 第86-89页 |
5.4 信号检测模块实现 | 第89-91页 |
5.5 同步EMIFA模块实现 | 第91-92页 |
5.6 时间与性能分析 | 第92-96页 |
5.6.1 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 第92-93页 |
5.6.2 时间占用情况分析 | 第93-96页 |
5.7 接收机实现平台验证分析 | 第96-100页 |
5.7.1 上行接收机实现验证分析 | 第96-98页 |
5.7.2 下行接收机实现验证分析 | 第98-10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1-102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硕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