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骨折论文

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3-32页
    一、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特点第13页
    二、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第13-14页
    三、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常用治疗方式第14-18页
        (一) 非手术治疗第14-15页
        (二) 手术治疗第15-18页
    四、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思想渊源及各流派、医家观点第18-20页
        (一) 思想渊源第18页
        (二) 各流派、医家观点第18-20页
    五、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方式的特色第20-23页
        (一) 强调首次复位的准确性,强调中医正骨手法的规范化使用第20页
        (二) 末端折弯型竹夹板中立位固定,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第20-22页
        (三) 强调腕关节及手部功能锻炼第22-23页
        (四) 强调三期用药第23页
    六、传承经典,发挥中医药优势;实事求是,提倡个性化治疗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2页
第二部分 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第32-48页
    一、强调首次复位的准确性,强调中医正骨手法的规范化使用第32-36页
        (一) 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治疗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分析第32页
        (二) 老师手法复位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经验总整理与研究第32-36页
    二、末端折弯型竹夹板中立位固定,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第36-39页
        (一) 老师夹板固定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经验整理与研究第36-38页
        (二) 老师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经验整理与研究第38-39页
    三、强调腕关节及手部功能锻炼第39页
    四、强调三期用药第39-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48-74页
    一、病例资料第48-51页
        (一) 病例来源第48页
        (二) 诊断标准第48页
        (三) 临床分型标准第48-49页
        (四) 纳入标准第49页
        (五) 排除标准第49页
        (六) 剔除标准第49页
        (七) 一般资料第49-51页
    二、治疗方法第51-54页
        (一) 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治疗第51-53页
        (二) 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第53页
        (三)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第53-54页
    三、术后随访第54页
    四、疗效评价第54-55页
        (一) 复位标准第54页
        (二) 骨折临床愈合及骨性愈合标准第54-55页
        (三) 并发症出现情况第55页
        (四) 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第55页
    五、统计方法第55页
    六、研究结果第55-56页
    七、讨论第56-74页
        (一) 桡骨远端的局部解剖特点第56-58页
        (二) 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第58-60页
        (三) 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第60-64页
        (四)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64-66页
        (五) 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选择第66-74页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继东教授治疗眩晕学术思想及芩丹汤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临床研究
下一篇:刘瑞芬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知柏更安方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