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第一节 邻避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邻避设施 | 第20页 |
二、邻避冲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利益表达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一、利益表达 | 第22页 |
二、利益表达机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邻避冲突中民众利益表达的实证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茂名市PX事件中民众利益表达情况 | 第23-27页 |
一、茂名市PX事件发生前 | 第23-25页 |
二、茂名市PX事件发生时 | 第25页 |
三、茂名市PX事件发生后 | 第25-26页 |
四、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茂名化州市邻避冲突中民众利益表达情况 | 第27-30页 |
一、民众抗议政府修建火葬场事件前 | 第27-28页 |
二、民众抗议政府修建火葬场事件时 | 第28-29页 |
三、民众抗议政府修建火葬场事件后 | 第29页 |
四、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邻避冲突中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0-46页 |
第一节 邻避设施中多元性利益主体的失衡造成利益冲突 | 第30-34页 |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冲突 | 第30-33页 |
二、官员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冲突 | 第33页 |
三、企业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冲突 | 第33-34页 |
四、小结 | 第34页 |
第二节 政府传统决策模式缺乏民众参与 | 第34-37页 |
一、政府传统决策模式运行的情况 | 第34-35页 |
二、政府传统决策模式存在的缺陷 | 第35-36页 |
三、政府传统决策模式造成的结果 | 第36页 |
四、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社会力量薄弱 | 第37-40页 |
一、缺乏独立的知识群体 | 第37-38页 |
二、缺乏健全的社会组织 | 第38-39页 |
三、缺乏独立的传播媒体 | 第39页 |
四、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 | 第40-46页 |
一、利益表达主体的不足 | 第40-43页 |
二、利益表达客体的不足 | 第43-44页 |
三、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通 | 第44-45页 |
四、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邻避冲突中民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路径 | 第46-58页 |
第一节 平衡多元性利益主体的权利格局,协调好各方利益 | 第46-49页 |
一、协调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 第46页 |
二、协调好官员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 | 第46-47页 |
三、协调好企业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 | 第47-49页 |
四、小结 | 第49页 |
第二节 建立新公共行政决策模式 | 第49-52页 |
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 | 第49页 |
二、完善新公共行政决策模式的运行环境 | 第49-51页 |
三、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 | 第51页 |
四、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完善社会环境,发展社会力量 | 第52-53页 |
一、发展独立的民间组织,制衡政府权力 | 第52页 |
二、完善新闻媒体的发展,客观公正报道 | 第52页 |
三、发展独立的环评机构,确保环评真实 | 第52-53页 |
四、小结 | 第53页 |
第四节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53-58页 |
一、提升民众在邻避事件中利益表达能力 | 第53-54页 |
二、强化政府在邻避事件中的责任 | 第54-56页 |
三、完善和畅通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 | 第56-57页 |
四、小结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调研日记 | 第64-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