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3.1 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研究 | 第9-10页 |
1.3.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 第10-12页 |
1.3.3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研究 | 第12页 |
1.3.4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1.3.5 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6 简要评述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区概况 | 第17-2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2.1.2 低碳经济理论 | 第17页 |
2.1.3 脱钩理论 | 第17-18页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4页 |
2.2.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18页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2.2.3 土地利用状况 | 第19-22页 |
2.2.4 能源消费状况 | 第22-24页 |
3 郑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 | 第24-32页 |
3.1 建立碳排放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分类对应关系 | 第24页 |
3.2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测算 | 第24-28页 |
3.2.1 耕地碳排放量测算 | 第25页 |
3.2.2 其他农用地排放量测算 | 第25-26页 |
3.2.3 建设用地碳排放量测算 | 第26-27页 |
3.2.4 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结果 | 第27-28页 |
3.3 土地利用碳吸收量测算 | 第28-30页 |
3.3.1 耕地碳吸收量测算 | 第28-29页 |
3.3.2 林地、园地、草地、水域、湿地和未利用地碳吸收量测算 | 第29页 |
3.3.3 土地利用碳吸收总量测算结果 | 第29-30页 |
3.4 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测算 | 第30-32页 |
4 郑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 | 第32-42页 |
4.1 土地利用碳足迹分析 | 第32-34页 |
4.2 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分析 | 第34-35页 |
4.3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 | 第35-36页 |
4.4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 第36-38页 |
4.5 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 第38-42页 |
5 郑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与低碳发展建议 | 第42-49页 |
5.1 规划期土地利用目标 | 第42-44页 |
5.2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预测 | 第44-47页 |
5.2.1 基础数据转换 | 第44-45页 |
5.2.2 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 | 第45-46页 |
5.2.3 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5.3 郑州市低碳发展建议 | 第47-49页 |
5.3.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 第47页 |
5.3.2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 第47-48页 |
5.3.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第48页 |
5.3.4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 第48页 |
5.3.5 倡导低碳的居民生活和消费方式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ABSTRACT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