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特移情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10页 |
引言斯洛特的移情思想背景 | 第10-15页 |
一、美德伦理及其复兴 | 第10-12页 |
二、以移情为基础的美德伦理学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移情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移情”概念的来源 | 第15-21页 |
一、休谟的道德同情原则 | 第15-18页 |
二、由”同情”向”移情”的演进 | 第18-20页 |
三、“移情”与“同情”的区别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移情”概念的发展 | 第21-27页 |
一、斯密的情感共鸣理论 | 第21-24页 |
二、巴特森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说 | 第24-25页 |
三、霍夫曼的道德移情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斯洛特的移情与道德判断 | 第27-36页 |
第一节 道德判断的基础 | 第27-30页 |
一、理性主义道德判断的局限性 | 第27-29页 |
二、由移情倾向决定的道德态度 | 第29-30页 |
三、道德判断源于二阶移情 | 第30页 |
第二节 道德判断的谓词所指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道德判断先天为真 | 第32-36页 |
一、移情能力先于道德判断 | 第32-33页 |
二、指称确定论主张真实的道德判断 | 第33-34页 |
三、“移情”与道德术语指称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斯洛特的移情与规范情感主义 | 第36-44页 |
第一节 移情与道德义务的对应性 | 第36-38页 |
一、知觉的直接性 | 第36-37页 |
二、时间的直接性 | 第37页 |
三、因果的直接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同情疲软的克服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关爱伦理学的正义论 | 第40-44页 |
一、正义中的移情 | 第40-41页 |
二、社会正义的分配 | 第41-42页 |
三、国际和全球正义 | 第42-44页 |
结语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 第44-48页 |
一、人道的伦理原则理论 | 第44-46页 |
二、人道主义理想与美好的生活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