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试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两罚衔接”的内涵及法理依据第8-12页
    一、“两罚衔接”机制的内涵第8页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关系第8-10页
        (一) 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第8-9页
        (二)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第9-10页
        (三)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第10页
    三、“两罚衔接”的法理依据第10-12页
        (一) 法治理论第10页
        (二) 分工协作理论第10-11页
        (三) 行政犯罪理论第11-12页
第二章 “两罚衔接”的现状分析第12-16页
    一、“两罚衔接”的立法现状第12-13页
        (一) 宪法、法律第12页
        (二) 行政法规第12页
        (三) 司法解释第12-13页
    二、“两罚衔接”的实践现状第13-16页
        (一) “以罚代刑”现象突出第13页
        (二) “以刑代罚”问题频发第13-14页
        (三) “两罚”竞合失序第14-16页
第三章 “两罚衔接”失序的原因第16-21页
    一、立法层面的原因第16-18页
    二、行政权运作失当第18-19页
        (一) 行政权力扩张、趋利化第19页
        (二) 执法主体素质不高第19页
        (三) 违法行政惩戒不足第19页
    三、行政监督缺失第19-21页
        (一) 监督缺乏明确依据第20页
        (二) 监督缺乏信息来源第20页
        (三) 监督缺乏制度保障第20页
        (四) 监督缺乏实时性第20-21页
第四章 域外“两罚衔接”的实践及启示第21-23页
    一、英国样本第21页
    二、日本样本第21页
    三、借鉴与启示第21-23页
        (一) 统一立法第21页
        (二) 重视程序第21-22页
        (三) 行政监督第22-23页
第五章 “两罚衔接”的改良和完善第23-36页
    一、立法层面第23-27页
        (一) 重构立法模式第23-24页
        (二) 确立衔接原则第24-26页
        (三) 优化衔接范围和尺度第26-27页
        (四) 制定单行法律第27页
    二、程序层面第27-31页
        (一) “两罚衔接”机制程序的建构第27-30页
        (二) 证据搜集和转化程序的规则第30-31页
    三、运行层面第31-33页
        (一) 行政执法机关利益切割第32页
        (二) 强化行政执法主体建设第32页
        (三)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第32页
        (四) 建立考评机制第32-33页
        (五) 建立责任制度第33页
        (六)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第33页
    四、监督层面第33-36页
        (一) 确立监督依据第34页
        (二) 健全监督机制第34-35页
        (三) 打击职务犯罪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决策研究
下一篇:双边平台拓展用户基础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