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8页 |
1.1 植物抗寒性机理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1.1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反应 | 第13-15页 |
1.1.2 植物叶片组织结构对低温的响应 | 第15-16页 |
1.1.3 分子水平上的植物抗寒性研究 | 第16-17页 |
1.2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2.1 转录因子的概念 | 第17页 |
1.2.2 植物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7-18页 |
1.2.3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8-19页 |
1.2.4 植物转录因子响应低温胁迫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3 植物bZIP家族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1 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 第21页 |
1.3.2 bZIP转录因子分类 | 第21-22页 |
1.3.3 bZIP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和主要功能 | 第22页 |
1.3.4 植物bZIP转录因子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第22页 |
1.4 苜蓿抗寒性分子水平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1.4.1 苜蓿低温诱导表达基因资源研究 | 第23页 |
1.4.2 转基因抗寒苜蓿研究 | 第23页 |
1.5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植物逆境响应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1.5.1 转录组测序 | 第24-25页 |
1.5.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低温响应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紫花苜蓿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 第28-6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1.2 处理方法 | 第28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3-61页 |
2.2.1 样品RNA质量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2.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结果 | 第34-36页 |
2.2.3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结果 | 第36-38页 |
2.2.4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结果 | 第38-41页 |
2.2.5 Unigenes功能注释和富集结果 | 第41-45页 |
2.2.6 基因表达量计算统计结果 | 第45-46页 |
2.2.7 生物学重复相关性评估结果 | 第46-48页 |
2.2.8 DEGs筛选结果 | 第48-49页 |
2.2.9 DEGs功能注释和富集结果 | 第49-58页 |
2.2.10 对部分DEGs的RT-qPCR验证结果 | 第58-61页 |
2.3 讨论 | 第61-63页 |
2.3.1 紫花苜蓿转录组高通量测序与序列组装 | 第61页 |
2.3.2 不同抗寒能力紫花苜蓿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转录水平差异 | 第61-62页 |
2.3.3 DEGs注释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紫花苜蓿响应低温胁迫转录因子鉴定和分析 | 第65-8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65-6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5页 |
3.2.1 全部Unigenes中转录因子鉴定结果 | 第66页 |
3.2.2 抗寒品种ZG9830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鉴定结果 | 第66页 |
3.2.3 抗寒品种ZG9830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结果 | 第66-75页 |
3.3 讨论 | 第75-79页 |
3.3.1 紫花苜蓿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鉴定 | 第75-76页 |
3.3.2 抗寒品种ZG9830响应低温的转录因子表达模式 | 第76-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四章 紫花苜蓿bZIP家族转录因子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 第80-105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80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81-102页 |
4.2.1 紫花苜蓿bZIP转录因子的鉴定和命名 | 第81-88页 |
4.2.2 紫花苜蓿bZIP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 | 第88-89页 |
4.2.3 MsbZIP转录因子其他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89页 |
4.2.4 ENC值和GC含量分析 | 第89-90页 |
4.2.5 基因RSCU分析 | 第90页 |
4.2.6 紫花苜蓿bZIP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90-92页 |
4.2.7 MsbZIP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第92-93页 |
4.2.8 MsbZIP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第93-102页 |
4.3 讨论 | 第102-104页 |
4.3.1 紫花苜蓿bZIP家族转录因子的鉴定及结构、功能分析 | 第102-103页 |
4.3.2 不同器官中MsbZIP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103-10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105页 |
5.2 创新点 | 第105页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作者简历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