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我国地方政府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2-22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二、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国外研究第14-17页
        2.2 国内研究第17-19页
    三、研究问题第19-20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第22-29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22-27页
        1.1.1 公共危机事件第22-25页
            1.1.1.1 定义第22-23页
            1.1.1.2 分类第23-24页
            1.1.1.3 特点第24-25页
        1.1.2 政府对外传播第25-27页
    第二节 理论框架第27-29页
第二章 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政府、国际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议程建构第29-42页
    第一节 政府新闻发布会议程第29-35页
        2.1.1 发布时间第29-30页
        2.1.2 出席发言人数第30-31页
        2.1.3 发言人身份及出席频率第31-33页
        2.1.4 新闻发布会主要议题第33-34页
        2.1.5 记者提问与解答次数第34-35页
    第二节 传统媒体议程第35-37页
        2.2.1 报道数量第35-36页
        2.2.2 报道日期分布第36-37页
        2.2.3 报道议题第37页
    第三节 社交媒体议程第37-39页
        2.3.1 报道数量第38页
        2.3.2 用户构成第38-39页
        2.3.3 关注议题第39页
    第四节 三者议程的影响关系第39-42页
        2.4.1.日期分布第40-41页
        2.4.2.议题数量第41-42页
第三章 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政府对外影响力第42-54页
    第一节 传统媒体报道中新闻源的使用第42-44页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中新闻源的使用第44页
    第三节 政府发言人答国际媒体问的文本分析第44-46页
    第四节 传统媒体对天津市政府的新闻框架文本分析第46-52页
        3.4.1 高层次框架:主要议题关注人权问题第47页
        3.4.2 中层次框架:对天津政府倾向性分析第47-51页
        3.4.3 低层次框架:对天津政府报道的关键词使用第51-52页
        3.4.4 框架解读:试图管控信息,没有威信,腐败滋长的政府第52页
    第五节 社交媒体对天津市政府评价文本分析第52-54页
第四章 天津爆炸事件中天津市政府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第54-59页
    第一节 速度不快第54-55页
        4.1.1 第一场发布会时间不及时第54-55页
        4.1.2 迟到和晚到现象发生第55页
    第二节 态度不明第55-56页
    第三节 透明度不高第56-57页
    第四节 可信度缺乏第57页
    第五节 预设度不够第57-59页
第五章 爆炸事件天津政府对外危机传播失语的原因第59-64页
    第一节 内部原因第59-62页
        5.1.1 全能型政府职能思维第59-60页
        5.1.2 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健全第60-62页
    第二节 外部原因第62-64页
        5.2.1 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难以掌控第62页
        5.2.2 媒体思想保守,报道滞后第62-64页
第六章 地方政府提高对外危机传播能力对策第64-68页
    第一节 推行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第64-65页
    第二节 信息发布要不仅要全面公开,更要分清阶段,注意对外影响第65-66页
    第三节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创新新闻发布模式第66页
    第四节 设置议题,树立沟通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梦想家--关于90后中国人混合价值观转变的新兴观点
下一篇:谷崎润一郎初期作品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