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纠纷“强制调解”制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9-15页
    0.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0.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0.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0.3.1 跨学科研究方法第12页
        0.3.2 比较研究方法第12-13页
        0.3.3 历史研究方法第13页
        0.3.4 实证研究方法第13页
    0.4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1章“强制调解”的基本理论第15-28页
    1.1“强制调解”的界定第15-17页
    1.2“强制调解”的强制限度第17-18页
    1.3“强制调解”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8-20页
    1.4“强制调解”的案件适用范围第20-25页
        1.4.1 家事纠纷第21-22页
        1.4.2 小额财产纠纷第22-23页
        1.4.3 劳动争议第23页
        1.4.4 相邻关系纠纷第23-24页
        1.4.5 专业性较强的特殊类纠纷第24-25页
        1.4.6 排除调解的案件类型第25页
    1.5“强制调解”域外考察第25-28页
        1.5.1 英美法系国家的“强制调解”第25-26页
        1.5.2 大陆法系国家的“强制调解”第26-27页
        1.5.3 我国台湾地区的“强制调解”第27-28页
第2章“强制调解”的正当性论证第28-30页
    2.1“强制调解”与纠纷解决程序效益第28页
    2.2“强制调解”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第28-29页
    2.3“强制调解”与调解的自愿原则第29-30页
    2.4“强制调解”与裁判请求权第30页
第3章 我国民事纠纷“强制调解”的实践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第30-35页
    3.1“强制调解”在我国的实践现状第30-31页
    3.2“强制调解”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第31-35页
        3.2.1 现有立法有待完善第32页
        3.2.2 程序保障不足第32-33页
        3.2.3 架空了调解的自愿原则和自由处分原则第33页
        3.2.4 限制了当事人上诉权利和申请再审权利第33页
        3.2.5 模糊了法院的职能和法治基本价值第33-35页
第4章 民事纠纷“强制调解”制度的构建第35-43页
    4.1 构建民事纠纷“强制调解”制度契机分析第35-37页
        4.1.1 调解制度现代化转型的结果第35页
        4.1.2 司法现状需要第35-36页
        4.1.3 实践探索提供了经验第36-37页
        4.1.4 域外立法的借鉴第37页
    4.2 构建民事纠纷“强制调解”制度具体设想第37-43页
        4.2.1 法院调审角色分离第37-38页
        4.2.2 调解模式选择第38-39页
        4.2.3 调解人员的选任第39页
        4.2.4 制裁措施保障第39-40页
        4.2.5 完善调解案件的救济机制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哮喘的免疫调节以及靶向治疗研究
下一篇:香烟烟雾暴露诱导气道上皮细胞DNA损伤反应及其修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