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以川东H镇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22页 |
(一) 选题的缘起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空巢”老人的界定及成因研究 | 第12-13页 |
2.国内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 | 第13-15页 |
3.国外“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研究 | 第15-17页 |
4.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三) 研究设计 | 第18-22页 |
1.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1.农村“空巢”老人 | 第22页 |
2.精神赡养 | 第22-23页 |
(二) 有关理论阐述 | 第23-26页 |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2.社会支持理论 | 第24-26页 |
(三) 精神赡养:社会支持网断裂的解释模型 | 第26-28页 |
三、H镇“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及精神赡养现状调查 | 第28-42页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8-33页 |
1.H镇概况 | 第28页 |
2.访谈个案 | 第28-30页 |
3.物质供养状况 | 第30-33页 |
(二) 社会支持网分析 | 第33-36页 |
1.正式社会支持网 | 第33-34页 |
2.非正式社会支持网 | 第34-36页 |
(三) 精神赡养现状 | 第36-42页 |
1.人格尊重 | 第36-37页 |
2.情感支持 | 第37-39页 |
3.成就安心 | 第39-42页 |
四、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9页 |
(一) 精神赡养重视程度较低 | 第42-43页 |
(二) 精神赡养供需出现分化 | 第43-45页 |
(三) 精神文化生活枯燥单一 | 第45-46页 |
(四) 精神赡养偏重家庭路径 | 第46-47页 |
(五) 精神赡养法制保障薄弱 | 第47-49页 |
五、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社会支持体系建构 | 第49-54页 |
(一) 微观层面精神赡养支持体系建构 | 第49-51页 |
1.注重自我慰藉,满足成就需要 | 第49-50页 |
2.统和家族资源,强化情感支持 | 第50-51页 |
(二) 宏观层面精神赡养支持体系建构 | 第51-54页 |
1.借助地缘资源,开展社区助老 | 第51-52页 |
2.完善法制教育,倡导尊老文化 | 第52-54页 |
六、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二) 研究讨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