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外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 | 第12页 |
(三) 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 第12-14页 |
(四)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二) 实地访谈法 | 第16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 农民工 | 第16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6页 |
(三) 城市融入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经济融入 | 第17-24页 |
一、经济融入的测量指标 | 第17页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状况分析 | 第17-22页 |
(一) 职业地位 | 第17-19页 |
(二) 劳动收入 | 第19-20页 |
(三) 消费水平 | 第20-21页 |
(四) 住房条件 | 第21页 |
(五) 社会保障 | 第21-22页 |
三、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文化融入 | 第24-30页 |
一、文化融入的测量指标 | 第24页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入状况分析 | 第24-29页 |
(一) 生活方式的同化 | 第24-28页 |
(二) 节庆风俗的认同 | 第28页 |
(三) 地方语言的习得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非均衡性城市融入的原因及其影响 | 第30-39页 |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非均衡性融入 | 第30-33页 |
(一) 经济融入的滞后 | 第30-31页 |
(二) 文化融入的超前 | 第31-33页 |
二、非均衡性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一) 抗争性地进取拼搏 | 第33-35页 |
(二) 屈从性地接受现状 | 第35-36页 |
(三) 相对剥夺感下的社会越轨 | 第36-37页 |
三、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9-43页 |
一、结论 | 第39页 |
二、建议 | 第39-43页 |
(一)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条件与收入状况 | 第40-41页 |
(二) 培育积极向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亚文化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1 | 第47-52页 |
附录2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