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级光伏微电网的综合效益与市场交易模式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微电网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估 | 第11-13页 |
1.2.3 新电改方案下的售电侧改革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社区微电网成本/综合效益评估 | 第15-25页 |
2.1 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15-16页 |
2.2 微电网成本分析 | 第16-17页 |
2.2.1 分布式发电装机成本 | 第16-17页 |
2.2.2 储能成本 | 第17页 |
2.2.3 微电网运营维护成本 | 第17页 |
2.3 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估 | 第17-20页 |
2.3.1 发电效益 | 第17-18页 |
2.3.2 延迟投资效益 | 第18页 |
2.3.3 降损效益 | 第18页 |
2.3.4 可靠性效益 | 第18-19页 |
2.3.5 环境效益 | 第19页 |
2.3.6 节能效益 | 第19-20页 |
2.4 微电网成本/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 第20-21页 |
2.4.1 静态评价指标 | 第20-21页 |
2.4.2 动态评价指标 | 第21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21-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独立运营下微电网市场交易模式 | 第25-33页 |
3.1 微电网电能量市场交易类型 | 第25-26页 |
3.2 双边交易模式 | 第26-29页 |
3.2.1 市场概述 | 第26-27页 |
3.2.2 市场结构 | 第27-28页 |
3.2.3 报价方式 | 第28-29页 |
3.3 电力库交易模式 | 第29-30页 |
3.3.1 市场概述 | 第29-30页 |
3.3.2 系统边际价格 | 第30页 |
3.4 电力库与双边交易的比较 | 第30-31页 |
3.5 微电网参与大电网辅助服务分析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合作博弈论的微电网群市场交易模型 | 第33-47页 |
4.1 社区微电网的构成及系统模型 | 第33-37页 |
4.1.1 光伏发电模型 | 第33页 |
4.1.2 储能模型 | 第33-34页 |
4.1.3 微电网与大电网能量交换模型 | 第34-36页 |
4.1.4 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4.2 光伏微电网群与大电网直接交易模型 | 第37-38页 |
4.3 光伏微电网群合作模型 | 第38-43页 |
4.3.1 合作博弈理论 | 第38-41页 |
4.3.2 基于Shapley值的联盟收益分配 | 第41-42页 |
4.3.3 实时交易结算规则 | 第42-43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3-46页 |
4.4.1 模型参数 | 第43-44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