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高熵合金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1.1 高熵合金的定义 | 第12页 |
1.1.2 高熵合金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 高熵合金相结构 | 第13-15页 |
1.2.1 固溶体 | 第13-14页 |
1.2.2 非晶相 | 第14-15页 |
1.3 高熵合金的性能 | 第15-17页 |
1.3.1 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1.3.2 耐腐蚀性能 | 第16-17页 |
1.3.3 磁性能 | 第17页 |
1.4 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1.4.1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8-19页 |
1.4.2 粉末冶金法 | 第19页 |
1.4.3 铸造法 | 第19-20页 |
1.5 退火处理对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1.6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规律 | 第20-21页 |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2.1 原料 | 第24页 |
2.2 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2.3 样品表征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C高熵合金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C高熵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分析 | 第26-33页 |
3.2.1 显微组织随球磨时间的演化过程 | 第26-29页 |
3.2.2 DSC热分析 | 第29-31页 |
3.2.3 FESEM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3.2.4 磁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3.3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C高熵合金粉末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33-36页 |
3.3.1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C高熵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影响 | 第33-34页 |
3.3.2 FESEM微观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3.3.3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C高熵合金粉末磁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Co_x (x = 0.2, 0.4, 0.6, 0.8)高熵合金粉末的结构和性能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Co_x高熵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分析 | 第38-43页 |
4.3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Co_x高熵合金粉末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M (M=Ce, Gd)高熵合金粉末的结构和性能 | 第48-62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FeSiBAlNiCe高熵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及性能 | 第48-57页 |
5.2.1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Ce高熵合金粉末的组织及性能 | 第48-54页 |
5.2.2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Ce高熵合金粉末组织及性能影响 | 第54-57页 |
5.3 FeSiBAlNiGd高熵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及性能 | 第57-59页 |
5.3.1 机械合金化FeSiBAlNiGd高熵合金粉末组织及性能 | 第57-58页 |
5.3.2 退火处理对FeSiBAlNiGd高熵合金粉末的组织及性能影响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六章 FeSiBAlNi高熵合金粉末主元添加与结构及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 第62-66页 |
6.1 引言 | 第62页 |
6.2 相形成准则 | 第62-63页 |
6.3 磁性能 | 第63-66页 |
第七章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块体高熵合金 | 第66-76页 |
7.1 引言 | 第66页 |
7.2 相组成分析 | 第66-67页 |
7.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67-70页 |
7.4 磁性能分析 | 第70-71页 |
7.5 显微硬度及耐蚀性分析 | 第71-73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附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