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桂林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历史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 桂林银行概述第13-14页
第二章 桂林银行外部环境分析第14-23页
    2.1 桂林银行宏观环境分析第14-17页
        2.1.1 政治环境分析第14页
        2.1.2 经济环境分析第14-15页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第15-16页
        2.1.4 技术环境分析第16-17页
    2.2 桂林银行产业环境分析第17-19页
        2.2.1 潜在进入者威胁第17页
        2.2.2 替代品威胁第17-18页
        2.2.3 上游环节讨价还价能力第18页
        2.2.4 下游环节讨价还价能力第18页
        2.2.5 银行间竞争现状分析第18-19页
    2.3 竞争对手分析第19-20页
        2.3.1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四大银行第19页
        2.3.2 兴业、招商、浦发、民生等股份制银行第19-20页
        2.3.3 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等区内城市商业银行第20页
        2.3.4 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第20页
    2.4 小结:桂林银行面临的总体机遇与威胁第20-23页
第三章 桂林银行内部条件分析第23-28页
    3.1 桂林银行总体条件分析第23页
    3.2 桂林银行各业务优势分析第23-25页
    3.3 桂林银行各业务劣势分析第25-26页
    3.4 小结:桂林银行面临的总体优势与劣势第26-28页
第四章 桂林银行发展战略选择第28-54页
    4.1 SWOT矩阵分析第28-31页
        4.1.1 优势(Strengths)分析第28-29页
        4.1.2 劣势(Weaknesses)分析第29页
        4.1.3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第29-30页
        4.1.4 威胁(Threats)分析第30-31页
    4.2 桂林银行备选发展战略第31-32页
        4.2.1 SO战略,即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第31页
        4.2.2 WO战略,即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第31-32页
        4.2.3 ST战略,即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第32页
        4.2.4 WT战略,即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第32页
    4.3 桂林银行发展战略选择第32-34页
    4.4 桂林银行发展战略规划第34-54页
        4.4.1 区域业务发展定位第34-35页
        4.4.2 条线业务拓展战略第35-46页
        4.4.3 特色业务拓展战略第46-50页
        4.4.4 机构发展战略第50-54页
第五章 桂林银行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第54-65页
    5.1 组织保障第54-57页
        5.1.1 完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第54页
        5.1.2 强化专门委员会建设第54-55页
        5.1.3 规范股权管理与信息披露第55-56页
        5.1.4 引进战略投资者第56页
        5.1.5 完善“总-分-支”组织架构体系第56-57页
        5.1.6 完善并表管理机制提升集团化管理水平第57页
    5.2 人力资源保障第57-59页
        5.2.1 建立开放性用人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第57-58页
        5.2.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核心人才队伍第58页
        5.2.3 构建全面的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推动激励机制改革第58-59页
        5.2.4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全行发展保驾护航第59页
    5.3 风险管理保障第59-63页
        5.3.1 梳理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59-60页
        5.3.2 强化内控合规体系建设,根植合规文化理念第60-61页
        5.3.3 创新方式,夯实授信管理基础第61页
        5.3.4 建立覆盖全行的审计体系,充分发挥内审在内控中的重要作用第61-62页
        5.3.5 加大信用风险处置力度,保障全行资产质量第62-63页
    5.4 信息技术保障第63-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
下一篇:C银行义乌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