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Web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Web预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8-28页 |
2.1 Web缓存技术 | 第18-21页 |
2.1.1 Web缓存系统结构 | 第18-19页 |
2.1.2 Web访问特性 | 第19-20页 |
2.1.3 Web缓存替换算法 | 第20-21页 |
2.2 Web预取技术 | 第21-24页 |
2.2.1 Web预取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2.2.2 Web预取算法 | 第23-24页 |
2.3 联网审计平台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联网审计平台中Web预取模型设计 | 第28-42页 |
3.1 Web日志预处理 | 第28-30页 |
3.1.1 数据清理 | 第28-29页 |
3.1.2 用户识别 | 第29页 |
3.1.3 会话识别 | 第29-30页 |
3.1.4 路径补充 | 第30页 |
3.2 联网审计平台Web预取模型 | 第30-38页 |
3.2.1 现有PPM模型 | 第30-31页 |
3.2.2 联网审计平台权限模型 | 第31-32页 |
3.2.3 NAPPM模型 | 第32-38页 |
3.3 实验过程及分析 | 第38-41页 |
3.3.1 联网审计平台Web访问日志收集与处理 | 第39-40页 |
3.3.2 NAPPM预取模型实验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联网审计平台中Web缓存替换算法设计 | 第42-58页 |
4.1 联网审计平台中Web缓存替换策略问题描述 | 第42-45页 |
4.1.1 联网审计平台中Web对象的可缓存性 | 第42-44页 |
4.1.2 联网审计平台值得缓存的Web对象 | 第44-45页 |
4.1.3 联网审计平台中Web对象生命周期 | 第45页 |
4.2 影响联网审计平台缓存替换的因素 | 第45-47页 |
4.2.1 Web对象的可缓存性 | 第45-46页 |
4.2.2 Web对象的大小 | 第46页 |
4.2.3 Web对象的流行度 | 第46-47页 |
4.2.4 Web对象访问时间间隔 | 第47页 |
4.3 联网审计平台缓存替换策略PGDSF-NA设计 | 第47-52页 |
4.3.1 GDS算法原理 | 第47-48页 |
4.3.2 GDSF算法原理 | 第48-49页 |
4.3.3 PGDSF-NA策略分析 | 第49-51页 |
4.3.4 PGDSF-NA策略流程 | 第51-52页 |
4.4 实验过程及分析 | 第52-56页 |
4.4.1 实验评价性能指标 | 第54-55页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