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动态网络仿真和状态识别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基本理论 | 第22-28页 |
2.1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2.1.1 复杂网络基本定义 | 第22-23页 |
2.1.2 复杂网络常用统计特征量 | 第23-25页 |
2.2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描述 | 第25-27页 |
2.2.1 城市公交网络特征 | 第25-26页 |
2.2.2 典型的城市公交网络模型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城市公交动态网络建模与仿真 | 第28-46页 |
3.1 城市公交动态网络定义 | 第28-29页 |
3.2 公交网络建模方法研究综述 | 第29-36页 |
3.2.1 静态公交线网模型 | 第29-31页 |
3.2.2 基于车辆位置信息的动态网络模型 | 第31-33页 |
3.2.3 结合客流OD的动态网络模型 | 第33-36页 |
3.3 城市公交动态网络建模 | 第36-41页 |
3.3.1 建模假设条件 | 第36-37页 |
3.3.2 公交动态网络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3.3.3 论文模型创新点 | 第39-41页 |
3.4 公交动态网络仿真系统构建 | 第41-45页 |
3.4.1 网络仿真系统构建 | 第41-42页 |
3.4.2 网络仿真公交线网构建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公交动态网络与静态公交线网同质性研究 | 第46-65页 |
4.1 网络同质性与同质性量纲 | 第46-47页 |
4.1.1 网络同质性定义 | 第46-47页 |
4.1.2 网络同质性量纲 | 第47页 |
4.2 静态公交线网复杂特征研究 | 第47-50页 |
4.2.1 静态网络度分布研究 | 第47-49页 |
4.2.2 静态网络结构熵研究 | 第49-50页 |
4.3 仿真结果统计分析 | 第50-59页 |
4.3.1 全局网络复杂特征研究 | 第50-56页 |
4.3.2 局部节点复杂特征研究 | 第56-59页 |
4.4 敏感度分析 | 第59-64页 |
4.4.1 不同道路交通量对网络状态影响 | 第59-61页 |
4.4.2 不同发车间隔对网络状态影响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公交动态网络与公交客流网络同质性研究 | 第65-77页 |
5.1 相邻公交站点客流OD网络构建 | 第65-67页 |
5.1.1 公交客流OD加载基本原则 | 第65页 |
5.1.2 公交客流OD网络转换 | 第65-67页 |
5.2 全局客流网络与动态网络同质性研究 | 第67-74页 |
5.2.1 网络度值变化分析 | 第67-70页 |
5.2.2 网络结构熵变化分析 | 第70-71页 |
5.2.3 动态网络与客流网络度分布同质性研究 | 第71-74页 |
5.3 节点客流与动态网络同质性研究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