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论文来源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际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2.1 海外并购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2.1.1 海外并购的内涵与分类 | 第13-14页 |
2.1.2 海外并购与国内并购的主要区别 | 第14页 |
2.1.3 海外并购的基本流程 | 第14-16页 |
2.1.4 海外并购的主要理论 | 第16-19页 |
2.2 并购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2.2.1 海外并购风险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 第19-21页 |
2.2.2 并购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第21页 |
2.2.3 并购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 第21-25页 |
2.3 海外矿业并购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31页 |
2.3.3 评述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海外矿山项目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2-46页 |
3.1 中国海外矿业并购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3.1.1 中国海外并购的历史、现状及特点分析 | 第32-37页 |
3.1.2 中国实施海外矿山项目并购的必然性 | 第37-38页 |
3.2 海外矿山项目并购风险因素识别 | 第38-44页 |
3.2.1 宏观层面风险因素识别 | 第38-41页 |
3.2.2 项目层面风险因素识别 | 第41-44页 |
3.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6页 |
3.3.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3.3.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海外矿山项目并购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第46-57页 |
4.1 风险评价的步骤 | 第46页 |
4.2 基于TFN-RS模型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50页 |
4.2.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 第46-48页 |
4.2.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指标客观权重确定 | 第48-50页 |
4.2.3 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 第50页 |
4.3 基于云物元理论的海外矿山项目并购风险评价模型 | 第50-57页 |
4.3.1 云模型基本理论 | 第50-51页 |
4.3.2 物元基本理论 | 第51页 |
4.3.3 云物元模型 | 第51-53页 |
4.3.4 基于云物元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 | 第53-57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与模型应用 | 第57-69页 |
5.1 案例简介 | 第57页 |
5.2 并购宏观层面风险评价 | 第57-63页 |
5.2.1 权重的确定 | 第57-60页 |
5.2.2 宏观层面风险评价 | 第60-63页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页 |
5.3 并购项目层面风险评价 | 第63-69页 |
5.3.1 权重确定 | 第63-66页 |
5.3.2 项目层面风险评价 | 第66-68页 |
5.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主要创新 | 第7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风险等级云代码 | 第78-80页 |
附录B 各并购矿山项目二级指标风险情况 | 第80-85页 |
附录C 二级指标值对风险等级的隶属度编程代码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