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好意同乘概述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好意同乘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一、 好意同乘概念概述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好意同乘的主体 | 第14-21页 |
一、 好意人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 同乘人的界定 | 第16-19页 |
三、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好意同乘的性质及其特征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好意同乘的性质 | 第21-23页 |
一、 学说概述 | 第21-22页 |
二、 学说之辨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好意同乘的特征 | 第23-26页 |
一、 车辆具有非营运性 | 第23-24页 |
二、 无偿性 | 第24页 |
三、 合意性 | 第24-25页 |
四、 顺路性 | 第25页 |
五、 不同目的性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好意同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损害赔偿的立法比较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好意同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6-29页 |
一、 归责原则概述 | 第26页 |
二、 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适当减轻赔偿责任 | 第26-28页 |
三、 以公平补偿归责为补充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好意同乘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比较 | 第29-42页 |
一、 国外的立法情况 | 第29-34页 |
二、 国内的立法情况及其司法实践 | 第34-42页 |
第四章 构建好意同乘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对好意同乘人救济现状之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完善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综合社会救济制度 | 第43-46页 |
一、 完善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第43-44页 |
二、 建立综合社会救济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