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制度及其立法完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关于无因管理的几种学说 | 第11-13页 |
一、 准契约关系说 | 第12页 |
二、 法定债权债务关系说 | 第12页 |
三、 利他主义说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对无因管理几种学说的评析 | 第13-15页 |
一、 关于准契约关系说 | 第13页 |
二、 关于法定债权债务关系说 | 第13页 |
三、 关于利他主义说 | 第13-14页 |
四、 本文的观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 第15-22页 |
第一节 无因管理的客观要件 | 第15-17页 |
一、 管理他人事务 | 第15-16页 |
二、 无法律上的义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为他人管理事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与无因管理构成要件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18-22页 |
一、 关于本人与管理人的主体资格 | 第18-19页 |
二、 关于管理人明确知晓本人的必要性 | 第19页 |
三、 关于管理人兼为自己利益而为管理 | 第19-21页 |
四、 本人对管理事务的承认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无因管理与相关债之制度比较 | 第22-26页 |
第一节 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无因管理与代理、无权代理 | 第23-24页 |
一、 无因管理与代理 | 第23-24页 |
二、 无因管理与无权代理 | 第24页 |
第三节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及其法律效果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真正的无因管理 | 第26-31页 |
一、 适法的无因管理 | 第26-29页 |
二、 不适法的无因管理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不真正的无因管理 | 第31-34页 |
一、 不法管理 | 第31-32页 |
二、 误信管理 | 第32-33页 |
三、 幻想管理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34-36页 |
一、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4-35页 |
二、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6-38页 |
一、 进一步明确无因管理制度在债法中的地位 | 第36页 |
二、 明晰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36-37页 |
三、 明确管理人的责任 | 第37页 |
四、 不法管理得准用无因管理规定的情形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无因管理制度法律条文构想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